[发明专利]一株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538.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清;孙杰;龚魁杰;张初署;于丽娜;毕洁;宋昱;张建成;杨庆利;杨珍;栾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牛继梅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伯克 霍尔 及其 禾谷 镰刀 生物防治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有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菌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latens)G12;该菌株于2020年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17,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采用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菌G12菌悬液或全培养物或粗提物或胞外代谢物处理小麦籽粒,能够显著降低贮存期禾谷镰刀菌对小麦籽粒的侵染,延长小麦的贮存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由之前的新鲜优质,逐步向绿色安全有机过渡;化学农药的使用也逐步被新型的生物农药所替代。而且,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造成了土壤中有益菌群减少、土壤板结、水体污染、作物产量降低,还对生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而,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对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极为重要。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赤霉病的发生会造成粮食严重减产和籽粒品质下降;而且,在小麦贮存过程中,籽粒本身携带病菌或贮存条件不当也会使小麦籽粒受到禾谷镰刀菌的侵染;该菌侵染小麦后会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和雪腐镰孢菌烯醇。这些真菌毒素具有毒性,摄入毒素超标的小麦会造成人和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畸性和癌症,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因而被禾谷镰刀菌侵染后的小麦籽粒不再适用于磨粉和食用,也不能用作饲料。
为了能减少禾谷镰刀菌的危害,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禾谷镰刀菌的防治,主要包括无菌种子、禾谷镰刀菌非宿主作物轮作、抗禾谷镰刀菌的育种、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虽然采用无污染的小麦种子和轮种禾谷镰刀菌非宿主作物可以有效降低禾谷镰刀菌的源头污染,但因为禾谷镰刀菌孢子容易扩散等原因,导致这些防治方法作用有限。培育具有禾谷镰刀菌抗性的小麦品种进展缓慢;化学防治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病原菌耐药性增加,影响小麦食品安全的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是一种采用拮抗微生物来抑制禾谷镰刀菌的方法,该方法不仅绿色无污染,而且是效果明显的一种病害防治方式,正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株伯克霍尔德菌,所述伯克霍尔德菌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latens)G12;该菌株于2020年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17,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上述伯克霍尔德菌的菌悬液或全培养物或粗提物或胞外代谢物在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用于防治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作物病害为小麦赤霉病。
上述伯克霍尔德菌的菌悬液或全培养物或粗提物或胞外代谢物在小麦贮存中的应用。
上述伯克霍尔德菌的菌悬液或全培养物或粗提物或胞外代谢物在制备拮抗或抑制禾谷镰刀菌的制剂中的应用。
一种拮抗或抑制禾谷镰刀菌的制剂,有效成分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17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latens)G12的菌悬液或全培养物或粗提物或胞外代谢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