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0612.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张敏;申津婧;高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正律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装 电池 封装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本发明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有效避免了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将极耳加工与电芯加工工艺合并减少加工周期,改善优良率也可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为由极耳厂家外购金属带进行清洗、电镀、防氧化等工序与极耳胶进行贴合、热熔工序,最后对极耳进行整形、包装、运输至厂家与铝塑膜、极片等材料加工成电芯。在上述所有工序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会造成极耳加工不良导致极耳开胶漏液;在与电池组装过程、极片焊接过程都会对极耳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破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以避免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
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
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
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为铜金属带或铝金属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表面有抗氧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层为致密的Cu-甲酸钠配位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与极片焊接形成极耳金属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充分贴合铝塑膜,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对极耳金属与铝塑膜进行加热封装,加热封装时给定固定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封装的温度范围为170±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有效避免了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将极耳加工与电芯加工工艺合并减少加工周期,改善优良率也可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减少了外购成品极耳成本,提高了极耳产品优良率,降低了极耳漏液风险,减少了极耳存放超期的风险,减少极耳胶老化时间,降低成品电芯漏液风险,大大提高了产品性能。
(3)本发明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可以减少制成时间、运输时间、人工成本;改善制造过程中的不良,改善电芯加工对极耳的破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极耳金属带和铝塑膜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热封力测试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极耳寿命模拟耐久性测试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