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器件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风冷散热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0672.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志;袁艳平;吴聃;孙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脉动 整体 热管 耦合 风冷 散热器 方法 | ||
1.一种电子元器件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风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元器件(1)、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3)、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3)上方的风扇(5);
电子元器件(1)作为热源在最底部,其上表面涂有一层导热硅脂(2),用于减少电子元器件(1)与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3)之间接触热阻;
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3)包括若干个单元散热器,每个单元散热器包括半圆形蒸发器(31),单个半圆形蒸发器(31)上设置的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和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和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的底部都和半圆形蒸发器(31)连通,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的高度大于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的高度大于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横向上相邻半圆形蒸发器(31)之间通过焊点(35)固定连接;若干半圆形蒸发器(31)平铺相连排列,其底面平滑并与导热硅脂(2)相接触;横向上第一单元散热器与第二单元散热器上的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通过拱形扁管接通,第二单元散热器与第三单元散热器上的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通过拱形扁管接通,第三单元散热器与第四单元散热器上的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通过拱形扁管接通,第一单元散热器与第四单元散热器上的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通过拱形扁管接通,此时构成闭式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而第一单元散热器与第四单元散热器上的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不接通时,构成开式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风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风冷散热器(3)封闭在固定边框(4)内。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脉动与整体型热管耦合式风冷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系统工作时,电子元器件(1)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2)传递到半圆形蒸发器(31),蒸发器内的液态冷媒吸收热量并相变为气态,气态冷媒上升流入第一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2)、第二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3)和第三微通道扁管冷凝器(34)内;风扇(5)驱动冷空气吹过冷凝器表面并吸收热量;整体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内气态冷媒被冷却后相变为液态在重力作用下重新流回半圆形蒸发器(31)完成一次热量传递,而因串联形成的脉动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内的冷媒气体放热冷凝为液体,由于脉动型热管耦合式散热器两端间存在压差以及相邻单元散热器之间存在的压力不平衡,使得工质在蒸发端和冷凝端之间振荡流动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