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0712.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8 | 分类号: | G01R31/388;G01R31/392;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静茹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势 曲线 获得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电池进行测试,得到多条第一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其中,多条第一充电曲线的充电倍率不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的放电倍率不同;分别对多条第一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多条第二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二放电曲线,其中,多条第二充电曲线为极坐标下的充电曲线,多条第二放电曲线为极坐标下的放电曲线;对多条第二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二放电曲线进行插值外推,得到电动势曲线。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动势曲线的获取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使用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BMS)计算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BMS计算精度的途径包括:对算法本身进行优化、迭代;提高模型算法输入量的精度。电池的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曲线是计算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电池端电压以及电池最大输入输出功率等的重要参数,是BMS算法中最重要的输入量之一。
EMF曲线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案测试得到:第一种方案可以是通过恒电流滴定(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GITT)、恒电压滴定(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等实验方法直接测试得到。以充电GITT为例,先将电池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确保电池完全放空。将电池整个容量区间Q划分为N个网格,每个网格的容量记为qi,即:
当电池每充入电量qi后,静置ti小时,确保电池重新回到平衡态,并记录平衡态时的电压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电池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将所有平衡态时的电压值对累积充电容量作图后得到电池充电EMF曲线。整个充电GITT过程所需的时间为:
放电GITT以及充放电PITT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
第二种方案是将较小充、放电电流条件下的电压曲线近似视为EMF曲线。一般采用的充、放电电流小于C/25,其中C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
但是,第一种方案存在如下缺点:如果网格数太少,得到的EMF曲线精度会很低,特别是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所发生的微小相变过程将会被忽略;如果网格数太大,则整个测试过程耗时很久,且电池的自放电过程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第二种方案存在如下缺点:尽管电池充放电的电流已经很小,但是依然会引入过电势。同时,电流越小,充放电时间越久,电池内部的副反应和自放电的影响就会越显著,使得充放电曲线与EMF曲线的偏差越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动势曲线的获取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包括:对电池进行测试,得到多条第一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其中,多条第一充电曲线的充电倍率不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的放电倍率不同;分别对多条第一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一放电曲线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多条第二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二放电曲线,其中,多条第二充电曲线为极坐标下的充电曲线,多条第二放电曲线为极坐标下的放电曲线;对多条第二充电曲线和多条第二放电曲线进行插值外推,得到电动势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备用粉尘洁净设备
- 下一篇: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自动分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