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1211.9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凯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0 | 分类号: | H01H69/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操作 机构 中间 装配 生产线 方法 | ||
1.一种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包括旋转圆盘(7),旋转圆盘(7)上围绕圆心等距地固定若干形状相同的治具(8),旋转圆盘(7)上方设有旋铆机头(9),旋铆机头(9)具有移动至任一治具(8)正上方并下降的功能,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运机构(10),转运机构(10)具有将中间板(1)旋转180°的功能、将中间板(1)放至任一治具(8)上的功能;
还包括围绕旋转圆盘(7)设置的第一供料工位(11)、第二供料工位(12)、第三供料工位(13)、第四供料工位(14)、第五供料工位(15),所有治具(8)均轮流经过第一供料工位(11)、第二供料工位(12)、第三供料工位(13)、第四供料工位(14);
治具(8)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孔(16)、第二定位销孔(17)、第三定位销孔(18)、第四定位销孔(19),第一供料工位(11)用于插第一销轴(3)入第一定位销孔(16),第二供料工位(12)用于插第二销轴(4)入第二定位销孔(17),第三供料工位(13)用于插第三销轴(5)入第三定位销孔(18),第四供料工位(14)用于插第四销轴(6)入第四定位销孔(19),第五供料工位(15)用于供转运机构(10)抓取中间板(1);
第二供料工位(12)正对的治具(8)与第三供料工位(13)正对的治具(8)之间隔着一个治具(8),第二供料工位(12)与第三供料工位(13)之间的治具(8)所在的位置为第一铆接工位(41);第四供料工位(14)正对的治具(8)旋转后的下一个位置为第二铆接工位(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铆机导轨架(20),旋铆机导轨架(20)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23),第一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机构(22)水平移动,第二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第三驱动机构(23)水平移动,且第一驱动机构(21)的驱动方向与第二驱动机构(22)的驱动方向垂直,第三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旋铆机头(9)竖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包括第一导轨(24)、第一滑块(25)、拖链(26),拖链(26)的端部和第一滑块(25)均与第二驱动机构(22)固定连接,第一滑块(25)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包括第一电机(27)、第一丝杠(28)、第一螺母座(29)、第二导轨(30)、第二滑块(31),第二滑块(31)和第一螺母座(29)均与第三驱动机构(23)固定连接,第一螺母座(29)与第一丝杠(28)螺接,第一电机(27)驱动连接第一丝杠(28),第一丝杠(28)垂直于第一导轨(24);
第三驱动机构(23)包括第二电机(32)、第二丝杠(33)、第二螺母座(34)、第三导轨(35)、第三滑块(36),第三滑块(36)和第二螺母座(34)均与旋铆机头(9)固定连接,第二螺母座(34)与第二丝杠(33)螺接,第二电机(32)驱动连接第二丝杠(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中间板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7)上方设有位置固定的第一伸缩气缸(37),第一伸缩气缸(37)的活塞杆上固定上升座(38);
上升座(38)上固定第三电机(39),第三电机(39)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板(40),第三电机(39)的旋转轴与旋转圆盘(7)共轴,第三电机(39)的旋转轴和第一伸缩气缸(37)的活塞杆均垂直于旋转圆盘(7)上表面;
旋转板(40)上固定第二伸缩气缸(42),第二伸缩气缸(42)的活塞杆上固定旋转气缸(43),旋转气缸(43)驱动连接夹爪气缸(44),夹爪气缸(44)用于夹中间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凯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凯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2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剥离不良的窄条模切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氢氧化锂重溶液除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