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浇注门把手的模具及制造门把手工艺及浇注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1357.3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魏继盛;何伟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科依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B22D17/22;B22D27/04;B22C9/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尚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8 | 代理人: | 夏士军;李晋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浇注 门把手 模具 制造 门把 手工艺 | ||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铸造浇注门把手的模具及制造门把手工艺及浇注门把手,包括有动模、静模以及用于安装静模的安装座,动模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成型腔,静模上横向设置有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互围成门把手本体成型腔,动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静模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围成第一余料成型腔,动模上竖向设置有由上至下通口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孔,静模上固定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并呈锥形状的引流柱,锥形孔与引流柱之间形成锥形浇注通道,锥形浇注通道包括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锥形浇注通道的出料口通过浇注流道与门把手本体成型腔相通,相比于现有技术,金属溶液流动性好、易充满铸型且成品合格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铸造浇注门把手的模具及制造门把手工艺及浇注门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铸造生产工艺中所面临问题是在浇注过程中,常常因为模具温度相对于合金液的温度过低,导致了合金液在成型腔的流动性差,不易充满铸型,同时铸造出来的铸造件也因模具腔内的温度不均匀,进一步地导致了铸造件质量差、不符合工件规定参数标准等问题,铸造件也因此而报废;随着现如今原材料疯涨,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产品质量、避免铸件缺陷以及减少铸件废品率,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铸造浇注门把手的模具及制造门把手工艺及浇注门把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浇注门把手的模具,包括有动模、静模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静模的安装座,所述动模和静模相对设置,所述动模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成型腔,所述静模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成型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相互围成门把手本体成型腔,所述动模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一成型腔两侧的且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静模上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二成型腔两侧的且与所述第二成型腔相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围成第一余料成型腔,所述动模上竖向设置有由上至下通口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孔,所述静模上固定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并呈锥形状的引流柱,合模时所述锥形孔套设在所述引流柱的外围使所述锥形孔与所述引流柱之间形成锥形浇注通道,所述锥形浇注通道包括有进料口和比所述进料口口径大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动模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动模下端或设置在所述静模上端或设置在所述动模与所述静模合模时所形成的通道口处,所述锥形浇注通道的出料口通过浇注流道与所述门把手本体成型腔相通。
作为优选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成型腔包括有第一横向执手成型腔和与所述第一横向执手成型腔相通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成型腔包括有第二横向执手成型腔,所述第二横向执手成型腔旁侧设置有凸芯模组,所述第一横向执手成型腔和所述第二横向执手成型腔相互围成执手腔,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凸芯模组之间形成有模组腔,所述凸芯模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静模上的中心柱和若干凸起块,若干所述凸起块围绕所述中心柱中心间距均匀分布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凸起块之间形成有间隙槽,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凸起块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间隙槽相通的环形腔,所述中心柱与所述静模的连接处内陷形成有与所述环形腔相通的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中心柱的外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向两侧突出的伸出翼。
作为优选方式进一步限定为:相对两个所述间隙槽的两侧壁均向内凹形成有位置相对应的半圆形槽。
作为优选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浇注流道分为主流道和副流道,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静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道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位置相对的第四流道,所述主流道由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相互围成,所述副流道由所述第二流道和第四流道相互围成。
作为优选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主流道的一端口和副流道的一端口分别与所述出料口相通,而所述主流道的另一端口和副流道的另一端口分别与所述模组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科依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科依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芝士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科用血样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