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2164.X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俊;李俊逸;贾文龙;吴瑕;邓乾星;朱忠正;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管道 沉积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供给系统、硫沉积测试系统、数据图像采集系统、尾气回收系统;
所述供给系统包括气瓶(1),阀门A(2),压缩机(3),压力补充管(4),硫颗粒储罐(5),匀速加料机(6);所述气瓶(1)通过主管道依次串接阀门A(2)、压缩机(3)、匀速加料机(6);所述压力补充管(4)位于压缩机(3)与匀速加料机(6)之间,一端连接主管路,一端连接硫颗粒储罐(5);所述硫颗粒储罐(5)与匀速加料机(6)之间通过下料管连接;所述硫颗粒储罐(5)罐顶部安装有硫颗粒加料口(40),底部通过下料管依次连接震动器(41)、下料螺旋阀门(42);所述匀速加料机(6)内部设置有旋转扇叶(43)与匀速电机(44),底部通过加料管连接文丘里管(45);所述文丘里管(45)位于下料管底部,文丘里管(45)与缓冲管(46)依次串接于压缩机(3)与压力变送器A(7)之间的主管路上;
所述硫沉积测试系统,包括反Z型立管硫沉积测试管路(10)、阀门B(11)、抗高压透明测试管A(13)、抗高压透明测试管B(15)、阀门C(17)、阀门开度硫沉积测试管路(18)、阀门D(19)、抗高压透明测试管C(21)、测试阀门(22)、阀门E(26)、水平弯管硫沉积测试管路(27)、阀门F(28)、抗高压透明测试管D(30)、阀门G(32);所述反Z型立管硫沉积测试管路(10)依次串接阀门B(11)、抗高压透明测试管A(13)、抗高压透明测试管B(15)、阀门C(17);所述阀门开度硫沉积测试管路(18)依次串接阀门D(19)、抗高压透明测试管C(21)、测试阀门(22)、阀门E(26);所述水平弯管硫沉积测试管路(27)依次串接阀门F(28)、抗高压透明测试管D(30)、阀门G(32);
所述数据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A(7)、压力变送器B(23)、气体流量计A(9)、气体流量计B(25)、粉尘浓度变送器A(8)、粉尘浓度变送器B(12)、粉尘浓度变送器C(14)、粉尘浓度变送器D(16)、粉尘浓度变送器E(20)、粉尘浓度变送器F(24)、粉尘浓度变送器G(29)、粉尘浓度变送器H(31)、计算机(38)、高清相机(39);所述压力变送器A(7)连接在匀速加料机(6)后的主管路上,其后依次连接粉尘浓度变送器A(8)、气体流量计A(9);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B(12)连接在阀门B(11)与抗高压透明测试管A(13)之间;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C(14)连接在抗高压透明测试管A(13)与抗高压透明测试管B(15)之间;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D(16)连接在抗高压透明测试管B(15)与阀门C(17)之间;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E(20)连接在阀门D(19)与抗高压透明测试管C(21)之间;所述压力变送器B(23)、粉尘浓度变送器F(24)、气体流量计B(25)依次串接于测试阀门(22)与阀门E(26)之间;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G(29)连接在阀门F(28)与抗高压透明测试管D(30)之间;所述粉尘浓度变送器H(31)连接在抗高压透明测试管D(30)与阀门G(32)之间;所述计算机(38)通过数据线与系统内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所述高清相机(39)根据实验拍摄需求摆放于透明测试管道前;
所述尾气回收系统,包括硫颗粒回收箱(33)、泄压阀(34)、泄压罐(35)、阀门H(36)、气体回收罐(37);所述硫颗粒回收箱(33)通过管道依次串接阀门H(36)、气体回收罐(37);所述泄压阀(34)与泄压罐(35)依次串接于硫颗粒回收箱(33)与阀门H(36)之间的泄压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硫沉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匀速电机(44)频率,可实现对旋转扇叶(43)转速控制,从而实现对硫颗粒加料量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压缩机(3)频率,可实现对管道中压力流量的控制,从而配合匀速电机(44)频率可实现对管道中硫颗粒浓度的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1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