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2304.3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郑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G7/10;A61G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转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包括设置在病床上的过床板(1)、将所述过床板(1)过床的过床装置(2)以及对过床装置(2)进行控制的驱动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床板(1)内设置有根据病人人体体积控制过床板向下凹陷面积的适配组件(3),所述过床板(1)内上端滑动设置有对人体进行基础支撑的一对基础板(4),所述过床板(1)两侧嵌设有对人体边部进行保护的保护装置(5);
所述过床装置(2)包括主支撑架(21)、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架(21)上的空心推架(22),所述空心推架(22)内部通过锁止滑动组件(23)滑动安装有过床架(24),所述过床架(24)上通过固定轴杆(25)转动设置有第一起重臂(26)和第二起重臂(27),所述驱动装置(7)设置在所述空心推架(22)内,所述驱动装置(7)控制所述第一起重臂(26)和所述第二起重臂(27)向内收拢对所述过床板(1)进行夹持并且将所述过床架(24)从所述空心推架(22)内部推出;
所述适配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板(4)下方对人体胸部及以下部位进行支撑的调节板(31),所述调节板(31)侧边均通过伸缩板(32)连接有对手臂和头部进行支撑的侧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1)下方通过多个弹簧筒(34)连接有固定板(35),所述固定板(35)固定安装在所述过床板(1)内侧壁,所述侧板(33)与所述伸缩板(32)之间设置有链板(36),所述伸缩板(32)包括转动连接在链板(36)上的第一连接板(32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板(31)上的第二连接板(322),所述第一连接板(321)通过多个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3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36)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板(32)或者链板(36)相接的调节杆(37),所述调节杆(37)贯穿设置在所述过床板(1)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杆(37)上缠绕有第二弹簧(38),所述第二弹簧(38)一端连接在所述调节杆(37)上,并且所述第二弹簧(38)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过床板(1)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杆(37)上远离所述伸缩板(32)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9),所述过床板(1)外设置有控制所述限位块(39)旋转移动的旋钮(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5)包括连接在所述调节板(31)两侧的支撑杆(51),所述调节板(31)通过支撑杆(51)连接有升降板(52),所述升降板(52)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弧板(53),所述过床板(1)上设置有固定轴(54),所述弧板(53)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54)上,所述侧板(33)上设置有供所述弧板(53)穿过的长条穿孔(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4)底部设置有滚轮,并且通过所述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过床板(1)上,所述过床板(1)两侧侧边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卡接固定的限位槽座(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床板(1)上设置有供所述基础板(4)滑动穿过的过床孔(6),所述过床装置(2)穿过所述过床孔(6)带动所述过床板(1)移动,所述过床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起重臂(26)和所述第二起重臂(27)下端并且穿过所述过床孔(6)的起重板(28),所述过床架(24)上前后两侧开设有升降孔(29),所述固定轴杆(25)贯穿设置在所述升降孔(29)上,并且所述固定轴杆(25)在所述升降孔(29)内上下滑动,所述固定轴杆(25)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床架(24)底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起重臂(26)和所述第二起重臂(27)向内穿过的缓冲夹持孔(211),所述空心推架(22)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起重臂(26)和所述第二起重臂(27)穿过的穿槽(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3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设计划项目的归集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肛周熏洗灸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