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铜细线单面软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2612.6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枝;孙志鹏;杨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线 面软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铜细线单面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压合框架‑‑图制作‑‑贴膜‑‑表面处理‑‑去边框;所述去边框工艺包括UV制作。所述压合框架工艺包括两套板边设计,第一套板边通过板边备纯胶的方式将软板层压合到等大的硬板上;压合到硬板后,薄软板转化为第一复合板,进行第二套板边制作。所述第二套板边制作为,将第一复合板放入框架中,进行压合,形成第二复合板。本发明将不易制作的软板转化为硬板制作,规避了软板制作中因大量贴带板、框架制作导致的品质问题,通过转化使产品可以同硬板一样完成线路制作、阻焊、表面处理等工序制作,使产品制作更加简单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铜细线单面软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软硬结合板软板层制作采用贴带板或电镀绑框架制作,这种设计以及制作均相对简单。但是,贴带板、绑框架等手工操作会导致产品卡板褶皱,制作产品时会出现密集细线路区域品质问题,尤其是会引发1mil及1mil以下单面软板图形制作、阻焊、表面处理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薄铜细线单面软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使用一张等大硬板将软板边框位置通过纯胶压合到硬板上,使软板转化为一块硬板进行后流程制作,有效解决了1mil及1mil以下单面软板图形制作、阻焊、表面处理等不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铜细线单面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压合框架--图制作--贴膜--表面处理--去边框;
所述去边框工艺包括UV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框架工艺包括两套板边设计,第一套板边通过板边备纯胶的方式将软板层压合到等大的硬板上;压合到硬板后,薄软板转化为第一复合板,进行第二套板边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板边制作为,将第一复合板放入框架中,进行压合,形成第二复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贴膜工艺包括贴膜处理,贴膜压力为3.5-5.5kg/cm2。
进一步的,贴膜使用的压辘的邵氏硬度为55-63度。
进一步的,贴膜的速度为0.5-1.3m/min。
进一步的,贴膜的温度为100-120℃。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进行曝光、显影、蚀刻、退膜处理。
进一步的,曝光时的级数为6-9级。
进一步的,所述UV制作为使用UV切割成型的方式将最终单元制作完成。
本发明中,软板层制作采用2套板边制作将软板层制作转化为加厚的硬板进行制作,解决制作中不良问题的产生。具体是,制作软板采用2套板边做法,软板2个层析采用分步制作的方式实现线路制作,制作过程中规避掉软板薄不易操作的问题。
由于单面软板薄铜细线的制作产品在制作操作中轻微的褶皱都会导致线路制作异常报废,密集线路制作时褶皱位置会出现开路、短路等问题。本发明中,将不易制作的软板转化为硬板制作,规避了软板制作中因大量贴带板、框架制作导致的品质问题,通过转化使产品可以同硬板一样完成线路制作、阻焊、表面处理等工序制作,使产品制作更加简单化。
本发明解决了薄软板产线制作不易操作易产生加工不良的问题,解决的单面软板大板无法制作电金、化金、阻焊制作不易操作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