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2653.5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华;粟刚;董文豪;匡秋娟;唐安平;刘星;薛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32 | 分类号: | B01J27/232;B01J35/02;B01J35/10;C02F1/30;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核壳型 碳酸 海泡石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磁性核壳型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即Fe3O4@SiO2微球为核,在表面包覆一层碳酸氧铋在海泡石存在下在线生成的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材料即Bi2O2CO3/Sepiolite形成核壳型复合光催化剂,记为Fe3O4@SiO2@Bi2O2CO3/Sepiolite,其中磁核Fe3O4@SiO2微球的粒径为350~500nm,磁核Fe3O4@SiO2、Bi2O2CO3与海泡石的质量比为0.62~1.10∶1∶0.16~0.7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乙二醇中,超声搅拌20~40min,配制成浓度为0.125~0.25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二醇溶液,记为溶液A;
(2)五水硝酸铋与九水硝酸铁按摩尔比1∶0.9~1.0同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20~40min溶解配制成硝酸铋-硝酸铁混合溶液,记为溶液B,其中Bi3+浓度为0.02~0.033mol/L,Fe3+浓度为0.018~0.033mol/L;
(3)将步骤(2)制备的溶液B缓慢滴加到步骤(1)制备的溶液A中,超声搅拌15~30min,然后调pH至9.5~10.5,继续在室温下超声搅拌3~4h,得混合物C;
(4)在步骤(3)所得混合物C中,按Fe3O4@SiO2微球与五水硝酸铋质量比为0.32~0.57∶1加入Fe3O4@SiO2微球,超声搅拌40~80min;然后再按海泡石与五水硝酸铋质量比为0.082~0.41∶1加入纯化海泡石,再超声搅拌40~80min,得混合物D;
(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D转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80~250℃下反应时间为3~6h;冷却至室温,用磁铁进行吸附分离,收集的固体物质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洗2~5遍,在100~120℃下干燥至恒重,即得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即Fe3O4@SiO2@Bi2O2CO3/Sepiolit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pH采用8~12mol/L的强碱溶液,所用的强碱为KOH或NaO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Fe3O4@SiO2微球的粒径为350~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核壳型碳酸氧铋/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纯化海泡石采用以下方法处理:海泡石经研磨过200~300目筛,再用1~2mol/L盐酸浸泡在75~85℃下回流0.5~1h,过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然后再配制成海泡石与8~10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即CTAB溶液固液比为1∶40~60g/mL的混合物,超声0.5~1h,过滤,用蒸馏水洗净,在80~100℃干至恒重,研磨过800~1000目筛,取筛下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6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