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二次设备测试控制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3975.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国;吴汪兵;笃峻;于哲;马雷;王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张莎莎;项荣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二次 设备 测试 控制 管理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测试控制管理装置。控制管理装置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包含基于触摸屏的人机控制中心、开入信号模块、开出继电器模块、串口通信接口模块、以太网通信接口模块、CAN通信接口模块、USB文件管理接口模块、电源管理插件。主机采用一体化设计,实现对开出接点的本地触屏控制或远程控制,人机控制中心根据开入动作值或返回值,实现对所有开出接点的自动控制。控制管理装置开出接点动作逻辑通过触摸屏设置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映射。控制管理装置通过CAN总线实现若干从机扩展,同时支持主机单机运行或一主多从两种运行模式,满足快速构建电力二次设备测试,实现电力二次设备的高效智能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二次设备整机自动化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测试的控制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力二次设备的高速增长,微机智能化保护测控装置在电力系统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这两年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积极快速推进,催生了各种智能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二次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制造测试难度,电力二次设备制造企业的制造效率有所下降。为了提高电力二次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国内电力设备研发企业广泛开展了电力二次设备的单板智能化测试技术或整机智能化测试技术等相关技术探索与应用研究。
如专利号为ZL201510112885.9的专利提出了基于信息自描述的电力二次设备智能测试方法,专利号ZL201610122591.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整机智能测试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1710130479.4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整机在线智能测试方法;专利号ZL201610832443.6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信号继电器智能测试方法。这些电力二次设备单板或整机智能测试方法,无疑提高了电力二次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测试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推动了电力二次设备测试技术的进步,在行业中具有标杆示范作用。那么,支撑电力二次设备智能化测试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类似电力二次设备控制管理装置的设备,协助实现电力二次设备单板或整机智能化测试中的过程控制的智能。
整机或单板智能化测试中的过程控制的智能,一般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来实现,但在相对特殊的电力系统行业内,特殊的特性,如高电压、大电流等决定了市面上的可用设备相对较少,且无法和智能测试系统实现高度集成。电力二次设备智能测试系统的整个测试过程的主动智能控制与接点智能切换,就需要研发新的设备或者推出新的方法来满足电力二次设备智能化测试系统的快速需求。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必要通过装置化提供一种新的智能控制设备实现方法,解决电力二次设备智能化测试过程的智能过程控制和接点智能切换问题的快速构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力二次设备测试控制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在电力二次设备大批量生产时,采用智能化测试技术实现电力二次设备功能板卡或整机智能测试过程中的协同智能控制技术。
电力二次设备的智能测试需要多种工装提供测试支撑,没有工装,电力二次设备的智能化测试无从谈起;电力二次设备自动测试辅助工装不能与电力二次设备智能测试流程实现高度协同控制,消除电力二次设备智能化测试所面临的难控局面,快速实现自动测试辅助工装与电力二次设备智能测试流程的协同控制,大大提高智能测试系统的开发效率,有效提高电力二次设备的生产测试效率。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