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糊精多孔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4402.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丽;李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糊精 多孔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环糊精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冰浴下,将一定体积的溶剂、一定量的环糊精、丙烯类酸酐及催化剂添加到反应容器中,经搅拌进行脱水缩合反应;所述环糊精与丙烯类酸酐的摩尔投料比为1:1~1:5,环糊精与催化剂的摩尔投料比为1:1~1:5;
S2、待步骤S1反应结束后,将一定量的烯烃类小分子单体和引发剂加入步骤S1所得反应溶液中,调节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交联聚合反应制备环糊精交联聚合物;所述交联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20℃,烯烃类小分子单体与环糊精的摩尔投料比为2:1~1:3,引发剂与环糊精的摩尔投料比为2:1~1:2;
S3、待步骤S2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溶液置入透析袋,透析24~72h,之后将得到的产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环糊精多孔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烷、甲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丙烯类酸酐包括甲基丙烯酸酐或丙烯酸酐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催化剂包括二乙胺、三乙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烯烃类小分子单体包括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乙烯基苯、丙烯酸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搅拌速度为500~1500rpm,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2~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90℃~-30℃,干燥时间为24~72h。
6.一种环糊精多孔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糊精多孔吸附材料在吸附废水中污染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44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