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5037.5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湛垚垚;常亚青;赵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14;A61K38/01;A61P35/00;A61P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腹足类 黏液 提取 肝癌 纤维化 低聚肽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是以成本低廉的海洋腹足类黏液为原料提取总蛋白,并以混合蛋白酶对所提取的总蛋白进行酶解,制备海洋腹足类粘液低聚肽。所制备的低聚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人正常肝细胞无毒性(不会引起正常肝细胞损伤),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表型为活化型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价格低廉、用量少、见效快等优点,可应用于制备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
背景技术
海洋腹足类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其特点是为身体移动提供牵引力或将牢固地附着在海底的足从身体的腹部伸出。目前,关于海洋腹足类活性物质的开发主要集中于软体部和内脏团两种组织,如在皮氏蛾螺组织中分离出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 enzyme,ACE)抑制肽(孙美玲. 基于亲和色谱的皮氏蛾螺ACE 抑制肽分离及其特性评价[D].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17.)和抗氧化肽(ShudongHe, Yi Zhang, Hanju Sun, et al. Antioxidative peptides from proteolytichydrolysates of false abalone (
肝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存在着术后 5 年复发率、转移率高等问题。因此,开发针对肝癌早期预防、治疗及术后干预的有效药物,一直是肝癌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吉薇等人报道了扁舵鲣鱼(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渐进性病理过程,是肝脏在多种损伤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代偿性修复反应,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肝纤维化的本质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及其持续激活后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沉积。正常情况下,肝星状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当致肝病因子造成肝细胞损伤时,经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使肝星状细胞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即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可以防止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而有效阻止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是预防和治疗(逆转)肝纤维化的根本。目前,在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方面,主要以西药和传统中药为主,未见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即可抗肝癌又可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从海洋腹足类黏液中提取的抗肝癌和抗肝纤维化的低聚肽,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收集海洋腹足类黏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5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