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加载角度的平面节点试验加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5062.3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宇;周运;刘亚南;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加载 角度 平面 节点 试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加载角度的平面节点试验加载装置,实现在平面内任意调节加载角度的功能,解决目前节点试验加载形式多变导致试验研究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包含控制台、底座、弧形反力梁、圆弧钢轨、移动底座、环形液压锁紧装置、作动器。弧形反力梁固定在底座上、圆弧钢轨位于弧形反力梁内侧,为试验提供反力支撑作用。根据试验需求灵活配置移动底座和夹作动器的数量,将作动器固定在移动底座上,通过控制台可以控制移动底座在弧形反力梁内侧、圆弧钢轨上滑动从而调节加载角度。移动底座利用环形液压锁紧装置锁死,与弧形反力梁紧密接触传递荷载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内材料或构件力学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面内角度可调节节点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等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不断涌出,导致钢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化。在钢结构多变的结构形式中,钢节点是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部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实现钢结构造型设计的关键,充分发挥着曲面过渡、受力、协调的重要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节点的受力形式复杂多变,是结构中应力最集中、工况最复杂的构,因此对节点受力分析和承载能力研究的工作极为重要。在节点试验研究中,由于节点形式多样导致实际受力方向多变,目前实验室试验加载设备往往仅支持竖向或水平方向加载,支持复杂多变的节点加载装置和加载设备则十分稀少,这就导致国内外有关于节点研究仍停留在简单节点形式,而针对复杂节点的研究进展缓慢。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加载装置和设备的可调节性差,往往针对某工程项目节点研究需要单独搭建加载设备,利用率低且费时费力。为了推动复杂节点试验研究,本发明针对节点形式多样,受力方向多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平面内角度可调节式加载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加载设备和装置对复杂节点研究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高设备在应用各种试验中的综合能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内角度可调节式加载装置。
所述的平面内角度可调节式加载装置,包括控制台、底座、弧形反力梁、圆弧钢轨、移动底座、环形液压锁紧装置、作动器。所述底座与弧形反力梁、圆弧钢轨固定在一起,刚度大,稳定性高,为试验提供反力支撑作用。弧形反力梁(3)固定在底座(2)上,圆弧钢轨 (4)位于弧形反力梁(3)内侧;圆弧钢轨(4)可重复拆卸和安装。所述的控制台可以控制移动底座在弧形反力梁内侧、圆弧钢轨上滑动从而调节加载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台控制环形液压锁紧装置将移动底座锁死在圆弧钢轨上。所述的移动底座锁死在圆弧钢轨上时与弧形反力梁紧密接触,起到传递荷载作用。
进一步地,支持根据试验需求配置移动底座的数量满足加载方向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反力梁和圆弧钢轨在平面内为同圆心优弧,保证液压锁紧装置可以滑动至水平位置以及水平以下位置,提供水平向或斜向上加载方向的功能,优弧角度的大小可根据需求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的作动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底座上面,可随移动底座一起滑动,从而调节作动器加载角度。
可选地,所述作动器的功能可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作动器,对试件施加拉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弧形反力梁,结合可滑动装置,通过控制台可任意调节加载作动器在平面内位置和角度,提供任意方向的加载角度,适用于各种平面节点形式的试验加载需求,操作简单便捷。
2、可根据各种试验要求灵活配置移动式底座和加载作动器,支持各种普通拉压、多轴力学试验,提高加载装置和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平面内角度可调节节点加载装置示意图;
图2K形球节点构件试验加载实例示意图;
图3搭接N形方管节点构件试验加载实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5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柱芳烃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协作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