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及其配套使用的成型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5573.5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宝;吴如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三木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15 | 分类号: | C03B37/15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快速 推进 成型 及其 配套 使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及其配套使用的成型炉,包括用于包覆管道材料的芯模,位于成型炉炉筒内部分的芯模外径沿牵引方向从炉筒的进口至出口分段式减小。所述芯模套设于炉筒内,所述炉筒内设有至少两个加热腔室包括预热腔和固化腔,所述芯模对应于所述固化腔的外径小于对应于所述预热腔的外径,所述固化腔由第一固化腔和第二固化腔组成,所述第一固化腔的内径和部分所述第二固化腔的内径均大于所述预热腔的内径,所述芯模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化腔、第二固化腔和预热腔的外径依次减小。本发明通过减小芯模靠近出口区域的外径,减少已基本成型管道材料与炉筒内壁之间的接触阻力,加快推进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纤维管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及其配套使用的成型炉。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管道的身影,如地下管道和地面管道,包括大型的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和输油管道等。现有的各种较为大型的管道考虑其用途和强度,基本采用玻璃纤维混合作为制作管道的原料。制作玻璃纤维管道,需要将包裹在芯模上的管道材料送进加热成型炉中固化成型,并在牵引机的作用下牵引出炉以完成管道的制作。
现有的加热成型炉工作时,使用牵引机牵引覆有待成型管道材料的芯模在内筒中从进口至出口,芯模从进口进入后通过预热区进入固化区,为了保证加热效果,芯模上的管道材料与内筒之间通常接触较为紧密,牵引机施加牵引力拖拽芯模往出口推进时,芯模上的管道材料与内筒内壁之间摩擦力较大,降低整体的牵引速度,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及其配套使用的成型炉,通过减小芯模靠近出口区域的外径,减少已基本成型管道材料与炉筒内壁之间的接触阻力,加快推进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芯模位于成型炉炉筒内的外径沿其被牵引方向从所述炉筒内的进口至出口分段式减小。
牵引机牵引覆有待成型管道材料的芯模进入炉筒,对靠近牵引出口一端的芯模外径减小其数值,此时牵引至该位置的管道材料已然基本成型,相较于靠近进口一端的芯模外径即原始外径来说,管道材料在此靠近出口的区域与炉筒内壁之间呈无接触配合,减少了接触的阻力,加快推进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芯模内部设有第一温区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区的第三温区,位于所述第一温区的芯模外径小于位于第三温区的芯模外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温区和所述第三温区之间还设有温度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温区,位于所述第二温区的芯模外径小于位于第三温区的芯模外径、大于位于第一温区的芯膜外径。
一种与用于管道快速推进成型的芯模配套使用的成型炉,所述芯模套设于成型炉炉筒内,所述成型炉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至少两个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包括预热腔和固化腔,所述芯模对应于所述固化腔的外径小于对应于所述预热腔的外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固化腔由第一固化腔和第二固化腔组成,所述第一固化腔的内径和部分所述第二固化腔的内径均大于所述预热腔的内径,所述芯模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化腔、第二固化腔和预热腔的外径依次减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化腔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固化腔的内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内筒外壁开设有环向油槽,所述油槽从内筒的一端沿轴向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壁间隙配合且与所述油槽形成封闭油路,所述油路两端连通油管形成回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油槽绕所述内筒外壁沿螺旋状等间距开设。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预热腔、第二固化腔和第一固化腔的油路两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均连通至油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三木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金湖三木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5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