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067.8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沛珊;刘暘;纪雪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桔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44;G08B21/02;G06K9/00;G06Q10/06;G06Q10/08;G06Q3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约车 安全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对车辆信息、司机信息以及乘客信息进行实时多次采集,并根据图像记录模块记录的图像信息,将车辆信息与注册时的登记信息进行比较,判定图像是否匹配,信息不匹配时,则结束订单,保障乘客安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适应摄像装置对网约车司机进行多次信息采集,并且为防止证件信息和生活照信息差别较大,本技术方案采用证件信息和生活照信息,采用图像差异分析方式,对车辆的匹配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差异状态传给后台管理终端,当差异过大则接结束订单,从而实现对车辆的监控管理,并且乘客也可以通过司机证件信息与实时人像进行对比,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约车的兴起,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出门打车的主要出行方式,乘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网上直接与司机进行预约,网约车司机接单后到达指定地点接乘客前往目的地,这种便捷的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搭乘网约车出行,虽然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但是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近期常常出现单身女性搭乘网约车遭遇不幸的网络报道,当然也存在网约车司机被乘客抢劫的案例,所以现有的网约车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乘客和司机的安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现有网约车的管理仅仅依靠app实现订单功能,对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行为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它包括管理平台、网约车终端和客户终端,所述的管理平台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安全监测报警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信息匹配模块,所述的网约车终端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装置、信息判断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客户中终端包括GPS定位模块、信息判断模块、报警模块、无线收发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理平台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进行采集存储客户终端和网约车终端信息,所述的客户终端和网约车终端信息包括证件信息以及生活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约车终端的信息判断模块、客户端的信息判断模块均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关联信息匹配模块,所述的信息匹配模块关联安全监测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辆控制模块关联管理平台,所述的管理平台通过车辆控制模块发出警示信息。
一种网约车安全监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中,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平台对车辆信息、司机信息以及乘客信息进行采集后进行存储,其中,司机信息和乘客信息均包括证件信息和生活照信息;
S2:乘客通过客户终端进行下单后,网约车终端的司机接单,网约车终端的摄像装置对司机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实时图像信息通过信息判断模块与管理平台中的网约车终端信息匹配,成功则接单成功,匹配不成功,则订单结束,管理平台将网约车终端信息发送给客户终端;
S3:订单成功后,司机载客,约车终端的摄像装置对司机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实时图像信息通过信息判断模块与管理平台中的网约车终端信息匹配,成功则接单成功,匹配不成功,则订单结束,客户终端对司机信息进行对比,成功则订单继续,匹配不成功,则订单结束;
S4:订单继续,到达目的地,客户终端和网约车终端均通过GPS定位模块将地点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安全监测报警模块对地点信息和订单信息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车辆控制模块发送警告,成功则进入到订单结算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S1中,司机信息与车辆登记信息不匹配时,则管理平台对网约车终端信息采集失败,网约车终端提供其他信息,包括车辆租赁合同,车主信息,信息匹配后则成功采集,否则网约车无法完成注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桔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丰桔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净容器设备的清洗测试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性金属加工用除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