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316.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原志敏;岳朴杰;张国柱;孟磊;谷小兵;白玉勇;张钧泰;文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5/22;F26B25/00;F23G7/06;F23J15/06;F23L15/00;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再循环 烟气 污泥 蒸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包括污泥蒸汽干化子系统和烟气再循环子系统;所述污泥蒸汽干化子系统包括污泥仓、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第一除尘器、空预器、冷凝器、汽轮机和炉膛;所述烟气再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第二除尘器与炉膛连通,所述引风机的进口与第二除尘器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口与污泥间接干化设备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综合利用燃煤电厂蒸汽和再循环烟气资源干化污泥,可降低锅炉炉膛氧气含量、并减少炉膛内NOx原始生成量,同时提高污泥干化效率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污水处理量及相应的污泥产量正在急剧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其无害化处理处置已逐步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污泥组分复杂,富含有机质、脂肪、微生物菌体、无机物等。
目前我国正积极开展燃煤电厂污泥掺烧工作。利用燃煤电厂烟气或蒸汽余热干化污泥后再将污泥掺烧,可最大程度地将污泥减量化,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有效回收污泥能源,降低燃煤电厂煤炭消耗。通常燃煤电厂掺烧污泥前,会利用电厂蒸汽或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利用污泥干化设备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中水分对炉膛的负面影响。
在污泥干化过程中,污泥组分受热挥发或热解,会释放氨气、硫化氢、烷烃等恶臭气体等。而含恶臭气体的污泥干化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开发适用于燃煤电厂的污泥干化尾气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以适用于燃煤电厂的污泥干化尾气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包括污泥蒸汽干化子系统和烟气再循环子系统;所述污泥蒸汽干化子系统包括污泥仓、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第一除尘器、空预器、冷凝器、汽轮机和炉膛,所述污泥仓的出口与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的入口连通,所述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的排气口与第一除尘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除尘器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空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空预器的出口与炉膛的入口连通;所述烟气再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第二除尘器与炉膛连通,所述引风机的进口与第二除尘器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口与污泥间接干化设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机的出口还与冷凝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污泥间接干化设备包括污泥干化仓,所述风机与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的污泥干化仓连接,使污泥干化仓处于负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还包括第二除尘器、脱硫塔和烟囱,所述炉膛的排气口与空预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空预器的出口与第二除尘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除尘器的出口与脱硫塔的入口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出口与烟囱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和蒸汽源自燃煤电厂的汽轮机和/或第二除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的入口连通,所述污泥间接干化设备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除尘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除尘器处理的尾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再循环烟气的污泥蒸汽干化系统还包括传输装置,所述污泥间接干化设备排出的半干化污泥与燃煤混合后经传输装置进入炉膛。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间接干化设备包括圆盘式干化机或桨叶式干化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