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421.7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武伟;莫宇;龙德海;张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60 | 分类号: | B01J49/6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李燕英 |
地址: | 53500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离子交换树脂 动态 再生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包括酸液储箱、除盐水箱、酸液出管、除盐水出管、再生用液进出总管、再生树脂出液总管、排污管、再生树脂进出支管、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生树脂汇出总管、排空管。本再生装置通过设置酸液储箱、除盐水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实现对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再生,而且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设置若干个,可以同时对所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无需现场实时监视,不仅再生效率高,而且再生率也高,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保证样水氢电导率测量值准确,有利于确保水汽质量监督的精确。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再生装置的操作方法,操作简便,便于任何人操作,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水汽质量》和DL/T 246-2015《化学监督导则》的要求,需要对水汽质量进行实时监督测量。其中氢电导率的测量是水汽质量最基本的监督项目,而测量氢电导率前,样水需要先流经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杂质阳离子。随着测量不断进行,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树脂会因吸附满杂质阳离子而失效,需要对失效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
传统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再生方法是先将失效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拿出来,再放在一个容器内,使用酸液浸泡进行再生,待浸泡一段时间后使用除盐水冲洗干净。这种再生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其一,这种再生方式操作繁琐,且属于静态再生方式,其再生率一般在60~70%,再生率低,从而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其二,使用再生率低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氢电导率的测量,导致测量值会偏低,从而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进而导致水汽质量监督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树脂再生率高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包括酸液储箱和除盐水箱,所述酸液储箱上设有带有酸液出口阀的酸液出管,所述除盐水箱上设有一除盐水出管,所述酸液出管的端部与再生用液进出总管、再生树脂出液总管连接,所述再生树脂出液总管的上端设有再生树脂出口上总阀、下端设有再生树脂出口下总阀,所述再生树脂出液总管上还设有位于再生树脂出口上总阀、再生树脂出口下总阀之间的流量计,所述再生树脂出液总管还与带有排污阀的排污管连接,所述再生用液进出总管通过除盐水出口上阀与除盐水出管连接,所述再生用液进出总管上连接有若干根再生树脂进出支管,所述再生树脂进出支管的上端设有再生树脂进出上阀、下端设有再生树脂进出下阀,所述再生树脂进出支管上还设有位于再生树脂上进出口阀、再生树脂下进出口阀之间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所述再生树脂进出支管均与再生树脂汇出总管连接,所述再生树脂汇出总管的一端通过除盐水出口下阀与除盐水管连接,所述再生树脂汇出总管的另一端与再生树脂出液总管、排空管连接,所述排空管上设有排空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观察阳离子再生工作过程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再生质量,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所述酸液储箱、除盐水箱、所有管道是由有机玻璃或透明UPVC材料制成,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为透明有机玻璃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动态再生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有管道充满除盐水:先关闭所有阀门,在除盐水箱中加入除盐水,然后通过打开各个阀门使装置所有管道都充满除盐水,最后关闭所有阀门;
(2)、待再生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安装:将装有失效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安装在装置上;
(3)、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排空注盐水:打开除盐水出口下阀、再生树脂进出下阀、再生树脂进出上阀、再生树脂出口上总阀、排污阀,将所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残留的空气排出,直至所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充满除盐水,再关闭除盐水出口下阀、再生树脂出口上总阀、排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开铁口机检测铁口深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触电结构及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