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455.6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惟秀;胡启明;吴成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斯特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0 | 分类号: | F16K15/00;B01D29/0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1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式低 阻力 倒流 防止 | ||
本发明涉及倒流防止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倒流防止器和滤网,滤网位于倒流防止器的内部,滤网与倒流防止器的内表面右侧固定连接,倒流防止器的内表面底部且位于滤网的下方右侧开设有通槽,通槽的上端呈锥形设置,通槽的槽壁下端固定套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管壁下端穿过倒流防止器并延伸至外部,出料管的管壁下端滑动套接有接料箱,出料管的管壁下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插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且呈对称设置,两个插槽与接料箱的顶部之间通过夹持机构连接。该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能够对倒流防止器内部设有的滤网进行便捷的清理,防止杂质过多造成滤网的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流防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背景技术
倒流防止器是一种严格限定管道中水只能单向流动的水力控制组合装置,它的功能是在任何工况下防止管道中的介质倒流,以达到避免倒流污染的目的。
其中专利号为CN101852302B公开了一种低阻力自泄式倒流防止器,该倒流防止器解决现有的倒流防止器工作不稳定,安全性能差,能量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进水口一端的阀盖,它的阀体中部设有泄水口,在泄水口部位的阀体芯部设有套筒,套筒朝阀体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圆形刃边和弹簧座,套筒外径与阀体的内径之间设有第三弹簧,阀盖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套筒配合,套筒朝阀体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但该倒流防止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
该倒流防止器在使用时内部设有滤网用于对流动介质进行过滤,但滤网过滤时间一定后,滤网表面会附着较多的杂质,在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使得滤网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了介质的流动,降低了倒流防止器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具备能够对倒流防止器内部设有的滤网进行便捷的清理,防止杂质过多造成滤网的堵塞,使得介质流动的更加通畅的优点,解决了滤网过滤时间一定后,滤网表面会附着较多的杂质,在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使得滤网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了介质的流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泄式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倒流防止器和滤网,所述滤网位于倒流防止器的内部,所述滤网与倒流防止器的内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倒流防止器的内表面底部且位于滤网的下方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上端呈锥形设置,所述通槽的槽壁下端固定套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下端穿过倒流防止器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下端滑动套接有接料箱,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下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且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插槽与接料箱的顶部之间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倒流防止器的内表面上下两侧,且位于滤网的右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表面均接触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靠近一侧穿过限位孔,并固定设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连杆相靠近一端均穿过竖板的两端,并延伸至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连杆相靠近一端且位于空腔内部通过按压机构连接,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呈圆柱形设置,所述转动块的左侧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刮板,两个所述刮板呈弧形设置,两个所述刮板远离竖板的一侧均与滤网的右侧接触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外侧壁套接有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伸缩杆和弹簧,两个所述连接块与两个所述连杆相远离一端固定连接,且均与空腔的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空腔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伸缩杆和弹簧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侧,且相互套接,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连接块相靠近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竖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转动块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所述竖杆的杆壁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承与倒流防止器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杆壁下端且位于倒流防止器内部与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斯特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斯特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