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二维填砂模型有效渗透率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6627.X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知;吕雪莹;雷函林;向祖平;陈中华;钟智聪;程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4 | 分类号: | E21B43/04;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二维 模型 有效渗透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计算二维填砂模型有效渗透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1):采用石英砂制作二维填砂模型;
步骤2):使用二维填砂模型中进行多轮次注采气实验测试,标准模仿国内储气库的运营模式,建立与之对应匹配的室内模拟研究条件,研究不同运行压力区间期间内的注气产气实验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储气库的运营模式:
①储气库的续气储备:每天按照一定的配注量,不间断注气至气藏上限压力;
②间歇焖井期:为注气期的1/10;
③储气库的采气期:根据生产需求,连续采出气体、是注气期的1/2,与之对应的实验模拟,则是按照注气期,逐一标定焖井期和采气期;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按照恒定的速度不断注入气体直至目标压力,记录注气时间,按照1/10时间开始焖井,然后逐步调压控制采出速度,采出气体和流体,时间控制在注气期的1/2,完成当前轮次实验;
步骤3):整理不同压力区间下的实验数据,应用平面径向流公式开展计算,分析不同压力区间下的渗透率值,建立图版,取加权平均值即为有效渗透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压差条件下的平面径向流需要考虑达西非线性流,以质量流量表征的公式特征如下
式中:Pe—油藏供给压力,MPa;Pwf—井底流动压力,MPa;mt—质量流量,kg/d;λ—紊流效应系数,λ≥1,等于1时即为层流;n—高速与低俗非达西流动表征指数;K—储层有效渗透率,μm2;h—储层有效厚度,m;re—供液半径,m;rw—井筒半径,m;S—表皮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6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