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6875.4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齐;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齐 |
主分类号: | D06P1/41 | 分类号: | D06P1/41;D06P1/46;D06P1/653;D06P1/673;D06P3/18;D06P3/52;D06P3/60;D06P3/76;D06P3/80;D01F1/07;D01F2/10;D01F8/02;D01F8/18;D06M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抗静电 羊毛 混纺 面料 | ||
1.一种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以羊毛纤维、竹炭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导电微孔涤纶纤维、聚酯纤维、腈纶纤维为原料,经过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和染整工艺步骤制成;所述混纺面料中各纤维用量为羊毛纤维30%-35%、竹炭纤维10%-15%、阻燃粘胶纤维5%-15%、导电微孔涤纶纤维10%-15%、聚酯纤维6%-10%、导电纤维5%-15%、腈纶纤维10%-20%;
所述条染复精梳工艺中,对羊毛纤维、竹炭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微孔涤纶纤维、聚酯纤维、腈纶纤维分别进行染色,其中:于40℃染液中加入羊毛纤维、竹炭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微孔涤纶纤维、聚酯纤维、腈纶纤维中的任一种纤维,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95-100℃,保持20-40min,随后以1-2℃/min的速度降温至55-65℃,取出纤维;
所述染液包括以下原料:阳离子染料、精炼酶、乙酸、渗透剂、过氧化氢、碳酸钠、氧漂稳定剂;
其中,导电微孔涤纶纤维制备为对染色后的微孔涤纶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抗静电剂和毛油,然后堆置72h进行堆仓养生,使抗静电剂和毛油在微孔涤纶纤维表面分散均匀;堆仓的室温维持在30-40℃范围内,仓室密闭;使微孔涤纶纤维含有抗静电剂和毛油量为0.2%-0.4%;
其中,所述竹炭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醋酸纤维素乙酯溶解在二氯已烷中形成20-30wt%的纺丝溶液,将粒度小于0.50um的竹炭粉加入到纺丝液溶中,竹炭粉与聚酰胺纤维素脂的重量比为(2-4):(8-15),采用干法纺丝法而得竹炭纤维;
其中,所述染整工艺流程为:生坯修布→单落→单煮→洗呢→双煮→烘干→烧毛→单落→烘呢→柔软→中检→熟修→刷剪→给湿→烫光→罐蒸→成品,其中:洗呢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45-55℃;单煮和双煮工序均采用低温煮法,温度为40℃-60℃,次数4-6次;罐蒸温度为10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中各纤维用量为羊毛纤维34%、竹炭纤维13%、阻燃粘胶纤维12%、导电微孔涤纶纤维14%、聚酯纤维9%、腈纶纤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中阳离子染料的浓度为1.5-2.5%,精炼酶的浓度为6-8g/L、乙酸的浓度为6-7ml/L、渗透剂的浓度为2-4g/L、过氧化氢的浓度为3-7g/L、碳酸钠的浓度为1-3g/L、氧漂稳定剂的浓度为0.5-1.5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中阳离子染料的浓度为2%,精炼酶的浓度为7g/L、乙酸的浓度为6.5ml/L、渗透剂的浓度为3g/L、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g/L、碳酸钠的浓度为2g/L、氧漂稳定剂的浓度为1g/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阳离子染料为阳离子红X-GR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与聚酰胺纤维素脂的重量比为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由硅氮阻燃原液与纤维素溶液共混纺丝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羊毛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染复精梳工艺中以1℃/min的速度升温至100℃,保持30min,随后以2℃/min的速度降温至60℃,取出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齐,未经张永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8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