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元素铈P92的不锈钢管及其焊后循环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7075.4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皇志富;许容博;王瑜;坚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6/00;C21D1/78;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元素 p92 不锈钢管 及其 循环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掺杂元素铈P92的不锈钢管焊后循环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焊后掺杂元素铈的不锈钢管预热并保温处理;
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钢管升温并保温处理;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钢管加热至830~850℃,并保温0.4~0.6小时;
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钢管降温至750~770℃,并保温0.4~0.6小时;
S5、重复步骤S3和S4两个循环;
S6、步骤S5两个循环完成后保温处理,然后将钢管降温至室温,完成掺杂元素铈P92不锈钢管的焊后循环热处理;掺杂元素铈P92的不锈钢管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07%~0.13%的C、8.5%~9.5%的Cr、≤0.4%的Ni、的0.3%~0.6%Mn、1.5%~2.0%的W、0.3%~0.6%的Mo、0.15%~0.25%的V、≤0.5%的Si、0.1%~0.4%的Ce、余量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热处理后不锈钢管的δ铁素体平均尺寸为7.4~17.6μm,δ铁素体体积占比0.082%~0.180%,650℃条件下的抗拉强度646~665MPa,在650℃、90MPa条件下的持久强度119~126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热温度为150~250℃,保温时间为9~11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过程的升温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掺杂元素铈的质量分数为0.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升温温度至750~770℃,保温时间为0.9~1.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温过程的升温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保温时间为0.4~0.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降温过程的降温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70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