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9179.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其乐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23/02;A62B23/06;A6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公共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 消防 紧急 逃生 呼吸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器体、面板、呼吸过滤器、鼻通道滤罐、密封罩,所述器体正面位置设有面板,面板下方位置对应设有呼吸过滤器,呼吸过滤器顶端两侧对列装有鼻通道滤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呼吸过滤器的换气囊来控制气体的流通速度,防止气体喷出速度过快造成气体对人体鼻部所联通的呼吸道产生直接冲击造成肌体不适,同时依靠鼻通道滤罐缓解常规的呼吸器在佩戴使用后呼吸不畅的弊端以及隔绝过滤火灾烟气,避免灼热的烟气对人体呼吸道造成直接伤害。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月19日,申请号为CN202010061709.8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共区域对于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公共区域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因其人流量大的特性会使得受灾群体基数增大,若是没有处理好事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发生,而根据数据统计,在消防火灾中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的恶化是由于吸入火灾烟气引起,人们往往关注到火灾对于物体的破坏而忽视了对人体呼吸道的伤害,而这种伤害的影响甚至比火灾所产生的直接破坏性来得更为隐蔽,人体呼吸道一旦受损,轻则导致身体部分机能丧失运转,重则会造成窒息或者中毒死亡,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共消防紧急逃生呼吸器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器体、面板、呼吸过滤器、鼻通道滤罐、密封罩,所述器体正面位置设有面板,面板下方位置对应设有呼吸过滤器,呼吸过滤器顶端两侧对列装有鼻通道滤罐,密封罩位于器体底部且呈环形围绕并与其相连,器体作为设备的主体结构,其整体为不规则几何体结构,主要作为设备的框架结构来承载结构连接,在其正面位置设置的面板对应人体脸部的眼睛所在位置,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材料制成,使用过程中无需担心玻璃破裂对眼睛造成损伤,同时其高透光的特性还能保证使用者的视线清晰,并且考虑到设备所应用的范围与消防火灾有关,所以采用耐热防爆的钢化玻璃材质对面板进行处理,呼吸过滤器与鼻通道滤罐皆为用于防止人体呼吸道受损的结构,密封罩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一方面是起到保护人体肌肤不被火源灼伤,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封闭设备,起到隔绝外部烟气进入设备中对人体呼吸道造成伤害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呼吸过滤器由呼吸面罩、活性炭罐、气管、换气囊、罐体组成,所述呼吸面罩侧边连接活性炭罐且在其底部一端通过气管连接罐体,罐体内设有换气囊,呼吸面罩整体构造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其贴合人体脸部的鼻子轮廓,主要用于为人体鼻部提供空气供给,一侧的活性炭罐为储放活性炭吸附颗粒的容器结构,内置的活性炭颗粒不仅可以过滤火灾现场的烟气异味,还可将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最大程度降低空气中的毒气成分,气管则是用于连通呼吸面罩与换气囊两个结构之间的管道,主要是用于气体的流通和循环交替,罐体则是呼吸过滤器的外壳结构,主要用于承载结构部件并且保护内部结构防止遭受外界的直接冲击造成其损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换气囊由囊管、漩涡喷嘴、膨胀囊、回流管组成,所述囊管内套设膨胀囊,膨胀囊内设有漩涡喷嘴并且通过漩涡喷嘴与回流管相互连通,囊管为换气囊最外层的结构,其内部填充部件用于气体之间的流通使用,内部的膨胀囊采用具有高强度伸缩性能的硅胶膜制成,在注入气体之后会快速膨胀并且将气体暂时性储存在其内部的空腔结构中,由漩涡喷嘴独特的漩涡构造可减缓气体输出的速度,防止气体喷出速度过快造成气体对人体鼻部所联通的呼吸道产生直接冲击造成肌体不适,回流管则是人体呼吸气体与膨胀囊之间的交换介质载体,主要用于气体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其乐,未经陈其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9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