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分布式存储卷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9315.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杨波;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群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姚兰兰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分布式 存储 在线 迁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分布式存储卷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存储池创建真实逻辑卷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同时创建RAID 1关系R1,虚拟出一个逻辑卷作为R1的虚拟设备并映射至业务系统,将R1中的一个镜像指向创建的真实逻辑卷,另一个镜像暂不指定;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当其对读写性能的需求与存储池具备的性能不匹配时,在迁向的存储池上创建一个相同大小的新逻辑卷,并将R1的另一个镜像指向新逻辑卷,触发R1的数据同步操作,将原逻辑卷存储的业务数据同步至新逻辑卷,同步完成后将原逻辑卷从R1中下线并删除;本发明基于RAID 1数据同步功能进行数据迁移,更易操作,操作过程不会带来业务的暂停,降低了操作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分布式存储卷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块存储中,逻辑卷需要跨存储池进行迁移的场景,不同的存储池一般会拥有不同的故障等级、磁盘介质以及数据冗余程度,如分别有第一存储池、第二存储池,第一存储池为机架级别故障域、SSD磁盘介质,第二存储池为服务器级别故障域、HDD磁盘介质,客户原本的数据存储以逻辑卷的方式在第二存储池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其数据价值和业务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第二存储池已不适合承载如此重要的业务,需要向第一存储池进行迁移,传统的逻辑卷迁移方案大致有以下2种:
1、业务侧迁移
在第一存储池中先为业务再分配并映射一个逻辑卷,业务同时识别到两个存储池的逻辑卷后,业务侧迁移数据。
2、存储侧迁移
在存储侧对第二存储池中的相关逻辑卷进行可写快照卷操作(一般商用存储都有此功能),快照卷位置落于第一存储池中,将此快照卷重新映射给业务。
此两种方案皆可使用现有的存储功能简单实现数据迁移,但无论哪一种必须要进行业务暂停,其中第一种业务暂停的时间会比较长,风险也会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分布式存储卷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分布式存储卷在线迁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处理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业务数据存储请求,在存储池B创建逻辑卷volumeB并将其业务数据存储进去形成存储系统;
S2:处理服务器在存储系统中创建虚拟逻辑卷volume,并将其与逻辑卷volumeB关联;
S3:创建逻辑卷volumeB的RAID 1关系R1,R1的虚拟设备即为volume,指定其中一个镜像为逻辑卷volumeB,另一个镜像暂不指定,将volume映射至业务数据组成的业务系统;
S4:监控服务器监控业务数据的发展状况,当业务数据运行的性能需求与存储池B具备的性能条件之间的匹配度不匹配时,监控服务器向处理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迁移请求信息;
S5:处理服务器接收监控服务器的业务数据迁移请求,通过完善预先创建的R1关系将业务在volumeB中存储的业务数据迁移至合适的存储池;
S6:通过RAID 1关系中的数据同步操作实现业务逻辑卷数据迁移工作后,将存储池B中的逻辑卷volumeB删除,释放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通过完善预先创建的R1关系将业务在volumeB中存储的数据迁移至合适的存储池,具体迁移流程如下:
S5-1:在存储池A创建与volumeB相同大小的逻辑卷volumeA;
S5-2:将步骤S3创建的RAID 1关系R1中,另一个镜像指定为volumeA;
S5-3:处理服务器触发R1的数据同步操作,两个存储池中的逻辑卷开始复制数据,将逻辑卷volumeB的数据内容同步至volumeA从而完善R1关系;
S5-4:数据同步完成后,切断复制,保留volumeA,将volumeB从R1中下线,完成逻辑卷迁移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群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群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9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