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034.0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3/00 | 分类号: | B64D13/00;B64D25/00;C22F1/04;C21D9/00;B21J5/00;B21D3/0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异形 航空 氧气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氧气支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连接板部和第三板部,第二板部的一端与第一板部连接,另一端经连接板部与第三板部连接,第一板部的底端设有凸柱,第一板部的底部靠近凸柱对称设有第一凸板,第一板部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拱形通孔,第二板部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圆通孔,顶部开设有若干条形孔,第三板部位于条形孔的上方处设有凹口,第三板部位于高出凹口底面的部分开设有若干第二圆通孔。本发明提供的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利于挤压成型,降低整体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其机械性能够满足氧气支架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供氧系统,是指保证飞机乘员能吸入足够氧气,以防止在高空飞行或应急状况下缺氧的个体防护装备。随乘员的人数、航程、升限(巡航高度)和任务性质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都由氧源、控制阀、调节器、指示仪表、供氧器、断接器和氧气面罩等组成。氧源主要是气态氧,其次是液态氧,某些大型客机也使用固态氧源。氧气调节器随飞行高度的变化按一定规律自行调节供氧压力、流量和含氧百分比,满足人体呼吸和体表加压的生理需求。在民航机上常备有应急供氧系统。正常飞行时靠机舱增压防止旅客缺氧,一旦机舱增压系统失效,则在飞机下降高度的同时由应急供氧系统在短时间内保证全体乘员和旅客用氧。
氧气支架是航空飞机供氧系统的零件,属于超薄壁异形挤压零件,氧气支架使用高强度的7075-T73511铝合金材料。现有技术中的氧气支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使其机械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二是零件易变形,达不到零件超高的直线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该氧气支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连接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的一端与第一板部连接,另一端经连接板部与第三板部连接,所述第一板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板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板部的厚度等于第三板部的厚度,所述第一板部的底端设有凸柱,所述第一板部的底部靠近凸柱对称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板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拱形通孔,所述第二板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圆通孔,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第三板部与第二板部之间的夹角为160-170°,所述第三板部位于条形孔的上方处设有凹口,所述第三板部位于高出凹口底面的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圆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第一板部的厚度为2.3-2.5mm,所述凸柱的外径为3.7-3.9mm,所述第一凸板的厚度为1.7-1.9mm。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的厚度为1.8-2.0mm。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拱形通孔将两侧的第一凸板分隔为多段板体,所述拱形通孔的上部为半圆槽,下部为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宽度为13-15mm,高度为20-22mm。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120-130mm,宽度为14-16mm;相邻两个条形孔之间的间距为140-150mm。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第一圆通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第二圆通孔的直径为5-7mm。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的长度相等,长度为1180-1260mm,所述连接板部、第三板部各自的两端相对于第二板部向内收缩,并形成有两个宽度为10-20mm的缺口。
进一步地,上述薄壁异形航空氧气支架中,所述氧气支架由7075-T73511铝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LED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