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215.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尤敏;李梦;李立华;於红菊;杨满琴;刘琨;王婷;杨敏;何薇;尤晓强;武晓林;袁娟;许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6;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创伤 感染 膏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麻油60~200、白蜡20~80、肉桂1~5、当归6~15、炮姜6~15、炒白芥子6~15、生嗮参片2~7、血竭1~6,还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及其制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作,(1)取麻油作为溶剂,(2)将血竭磨粉,过100~140目细筛,(3)肉桂、当归、炮姜、炒白芥子、生嗮参片分别切碎备用;本发明生肌膏药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具有温、补、活三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难治性压力性损伤、慢性溃疡或烧伤及大面积创面感染后期治疗药物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护理中多采用此换药方法用于压力性损伤、慢性溃疡或烧伤及大面积创面感染的后期治疗。在换药过程中均使用清创凝胶和藻酸盐填充料,或生肌类中药膏,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一些难治性伤口,如:疤痕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差、窦道深、全身营养差患者的伤口治疗多存在以下不足:
1.使用清创凝胶和藻酸盐填充料存在的不足:
(1)使用清创凝胶和藻酸盐填充料,成本高;
(2)清创凝胶和藻酸盐填充料是换药使用的新型材料,均为一次性包装,使用时需要用无菌剪剪取合适大小的材料,给临床护士的操作带来不便;
(3)清创凝胶和藻酸盐填充料打开包装未用完的材料超过24小时不能再次使用,浪费较多,增加患者负担;
(4)对一般的伤口换药有较好效果,但对疤痕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差、窦道深、全身营养差的患者伤口效果不明显,藻酸盐敷料填塞到窦道,容易残留。
2.使用普通生肌类中药膏存在的不足:
(1)普通生肌类中药膏药物组成中一般有熊胆、麝香等属稀缺药材,价格昂贵,不易获得;
(2)普通生肌类中药膏均有祛腐生肌功能,但不能根据基底部创面的血运、失活肌腱及肉芽生长的情况,辨证选用药膏;
(3)普通生肌类中药膏不适合已基本完成清创,但创面血运差、肌腱失活、肉芽不生长阶段的创面使用;
(4)院内很少采购生肌类膏剂。医院不能根据患者创面的不同分期采购生肌类膏剂,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麻油60~200、白蜡20~80、肉桂1~5、当归6~15、炮姜6~15、炒白芥子6~15、生嗮参片2~7、血竭1~6。
进一步的,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麻油100~150、白蜡40~60、肉桂2~4、当归8~12、炮姜8~12、炒白芥子8~12、生嗮参片3~6、血竭2~5。
还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感染的生肌膏药及其制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作:
(1)取麻油作为溶剂;
(2)将血竭磨粉,过100~140目细筛;
(3)肉桂、当归、炮姜、炒白芥子、生嗮参片分别切碎备用;
(4)先将麻油加热,倒入备好的肉桂、当归、炮姜、炒白芥子、生嗮参片,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料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炸焦黄等)去渣滤净,加入血竭粉,搅拌均匀,稍凉加入白蜡至全溶,搅拌至冷凝即为生肌膏。
原理:
本发明的生肌膏药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具有温、补、活三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烤箱
- 下一篇:一种方便检修的基于大数据的停车位智能指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