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罐滚塑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711.9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红;王志雄;彭义雄;翟小燕;苏蕾;吴闪闪;苏玉婷;周刚;张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资源环保装备智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52;B29C4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0601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塑成 工艺 | ||
本发明污水处理涉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罐滚塑成型工艺,包括步骤:S1、根据不同尺寸的污水处理罐,制作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和所述内模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包括有成型实心突筋的凹腔;S2、将聚乙烯粉料和色粉混合后加入到所述容置空间中;S3、合模后滚塑,模具沿其轴线旋转或摆动,同时加热所述模具;S4、在离心力和热能的作用下,所述聚乙烯粉料和所述色粉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表面上,并冷却后成型为具有实心凸筋的污水处理罐,该工艺所生产一种具有实心凸筋的污水处理罐,其抗挤压能力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罐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用水的污染程度逐步加深,目前生活污水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污水处理罐一般采用地埋的形式,对罐体抗挤压的性能要求较高,罐体折角处容易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因此,为了提高罐体的刚度,常常需要在罐体上增设加强筋来提高罐体的刚度,现有的污水处理罐加筋方式一般为注塑成型,其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急需一种污水处理罐的成型工艺,能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罐的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罐滚塑成型工艺,用于生产一种具有实心凸筋的污水处理罐,该工艺的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罐滚塑成型工艺,包括步骤:
S1、根据不同尺寸的污水处理罐,制作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和所述内模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包括有成型实心突筋的凹腔;
S2、将聚乙烯粉料和色粉混合后加入到所述容置空间中;
S3、合模后滚塑,模具沿其轴线旋转或摆动,同时加热所述模具;
S4、在离心力和热能的作用下,所述聚乙烯粉料和所述色粉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表面上,并成型为具有实心凸筋的污水处理罐。
优选地,在S1步骤中,所述成型实心突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
优选地,在S1步骤中,所述凹腔成型的实心突筋的筋尖端厚度:内侧宽度:筋的高度=2:3:4,所述筋尖端厚度:所述污水处理罐的壁厚=2:1。
优选地,S2步骤中的聚乙烯粉料和色粉的比例为250:1。
优选地,S3步骤中的旋转或摆动时间为2000秒-3000秒。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罐滚塑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滚塑成型工艺只需在初期制造外模和内模,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然后往容置空间内加入已配比好的聚乙烯粉料和色粉混合物,通过加热、旋转模具,最终成型为具有实心凸筋的污水处理罐。通过该工艺所成型的污水处理罐,其抗挤压能力较强,且生产效率高,降低了污水处理罐的生产周期,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成型的污水处理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实心凸筋,11、横向加强筋,12、竖向加强筋,2、污水处理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资源环保装备智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资源环保装备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皮夹输出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弹头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