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通风抢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0767.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郝宇;孙国文;杜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1/00;E21F17/18;E21D20/02;B08B9/045;B08B9/047;F24F6/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通风 抢救 方法 | ||
1.一种矿井通风抢救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以下组件;
S1.1,在矿井中铺设送风组件;首先,沿着矿井巷道,分段密封拼接敷设预制的主干通气组件(1)并连为一体,并做好防鼠虫啃噬,防变形防腐蚀措施;然后,在各个井室安装使用组件(3),并将使用组件(3)与主干通气组件(1)通过旁通组件(2)连接;其次,进行通气送风试验并对送风组件做醒目标记;
S1.2,在井室中安装有支护组件;首先,在井室顶部通过锚杆安装防护组件(5),并注入砂浆;然后,在使用组件(3)上搭设支撑组件(4),其高度高于一米半并做醒目标记,以便人在其中下坐避险;
当发生塌方之后,小于防护工艺栅孔(27)土石从防护工艺栅孔(27)下落而减轻负重;当负重大于设定值,穿过防护工艺栅孔(27)的防护顶撑立龙骨(29)侧向倾斜且防护摆动支撑架(31)自由下垂,两者与地面成形直角三角形,防护摆动支撑架(31)与防护倒V顶板(30)顶接支撑;当负重大于上限安全值,防护铰接立板(28)发生侧向倾斜,防护顶部V型架(26)下摆动与地面接触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同时,与防护顶部V型架(26)连接的防护顶撑立龙骨(29)发生倾斜与对应的防护摆动支撑架(31)及与地面成形直角三角形,防护摆动支撑架(31)与防护倒V顶板(30)顶接支撑;
步骤二,定期演习,使得员工掌握抢救方法;
其中,送风组件包括一端与井口连通且一端探入矿井之中的主干通气组件(1), 用于向矿井下各井室送入空气;在主干通气组件(1)上旁接有若干旁通组件(2) ,旁通组件(2)用于实现空气与对应井室连接的使用组件(3)连通;使用组件(3)用于给困在对应井室人员补充空气;支护组件包括至少设置在使用组件(3)之上的支撑组件(4) ,以防止使用组件(3)被落石损坏;在井室顶部设置有位于支撑组件(4)上方的防护组件(5);
防护组件(5)包括预装在矿井顶部的防护顶部V 型架(26) ;在防护顶部V 型架(26)两侧设置有防护工艺栅孔(27) ,以使得小于防护工艺栅孔(27)土石下落而减轻负重;在防护顶部V 型架(26)两下部端铰接有竖直设置且与井室侧壁连接的防护铰接立板(28) ;在井室内竖直有防护顶撑立龙骨(29) ,防护顶撑立龙骨(29)下端进入到井室底部,井室上部插入到井室顶部岩层中;部分防护顶撑立龙骨(29) 中部与防护顶部V 型架(26)连接,部分防护顶部V 型架(26) 中部穿过防护工艺栅孔(27) ;在防护顶撑立龙骨(29) 中下部横向设置有防护摆动轴(32) ,在防护摆动轴(32)上套有摆动的防护摆动支撑架(31) 的长槽孔;在防护顶撑立龙骨(29)下端铰接有防护底部球心座(33) ,在防护底部球心座(33)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防护底部抓地座(34) ;在防护顶撑立龙骨(29)上设置有位于防护摆动轴(32)上方的倒置的防护倒V 顶板(30) ,以用于在防护顶撑立龙骨(29)倾斜到设定角度后,防护摆动支撑架(31)与防护倒V 顶板(30)顶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7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