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778.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6;B66B11/08;B66B11/00;B66B5/04;B66B13/08;B66B13/18;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井道 双轿厢 升降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包括建筑物井道(1)、天梁(2)、曳引媒介(3)、曳引机(4)、吊笼(5)和对重(6);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5)为两个上下连接设置的箱体组成;所述天梁(2)连接在建筑物井道(1)的顶端,曳引机(4)连接在建筑物井道(1)的下方;所述天梁(2)上固定连接有摩擦轮(81)和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82)、第三导向轮(83)、第四导向轮(84)与第五导向轮(85);所述曳引媒介(3)的一端连接在天梁(2)的一端,且曳引媒介(3)自该端起依次绕过摩擦轮(81)、吊笼(5)、第二导向轮(82)、第三导向轮(83)、曳引机(4)的驱动轮、第四导向轮(84)、第五导向轮(85)和对重(6),至曳引媒介(3)的另一端连接在天梁(2)另一端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81)位于天梁(2)的一端,第二导向轮(82)、第三导向轮(83)、第四导向轮(84)和第五导向轮(85)位于天梁(2)的另一端,第二导向轮(82)和第四导向轮(84)并列设置,第三导向轮(83)位于第四导向轮(84)的上方,第五导向轮(85)位于第四导向轮(8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5)和对重(6)的顶端均设有导向轮,曳引媒介(3)绕过吊笼(5)的导向轮和对重(6)的导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梁(2)连接在建筑物井道(1)的顶端的其中一出入口处;所述建筑物井道(1)的底部一侧设有让位孔(11),曳引机(4)连接在建筑物井道(1)的外侧且与让位孔(11)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梁(2)包括曳引绳放卷装置(23)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横梁(21),两个所述横梁(21)之间连接有纵梁(22),两个所述横梁(21)的两端分别搭放在建筑物井道(1)的出入口所处的楼层上,曳引绳放卷装置(23)和位于两个所述横梁(21)的一端,曳引媒介(3)的一端缠绕在曳引绳放卷装置(23)上,曳引绳放卷装置(23)用于放卷曳引媒介(2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装置(7)和限速绳放卷装置(71),所述限速器安全钳装置(7)连接在建筑物井道(1)的一侧,限速绳放卷装置(71)连接在吊笼(5)的顶面,限速器安全钳装置(7)的限速器绳一端缠绕在限速绳放卷装置(7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井道(1)位于每个楼层的出入口处均连接有开闭门结构(9),所述开闭门结构(9)包括翻转卡板(93)和通过合页连接在每个楼层的出入口处的第一扇门(91)与第二扇门(92);所述第一扇门(91)上连接有伸缩阻挡机构(94)、感应到位模块(95)和卡柱(96);所述翻转卡板(93)一端铰接在第二扇门(92)上,另一端设有卡槽(97),卡槽(97)与卡柱(96)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阻挡机构(94)采用气缸或电缸;所述感应到位模块(95)采用接近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9.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井道双轿厢升降机,所述建筑物井道(1)的底端设有下让位空间,顶端设有上让位空间,所述下让位空间和上让位空间的高度均大于一个箱体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轿厢施工电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电梯的控制程序对吊笼(5)的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进行运行楼层优化分配,楼层由1到n层,下层箱体的运行范围为1到n-1层,上层的箱体的运行范围为2到n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7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屏灰度显示驱动模块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法半夏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