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823.4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景伟锋;师凌云;王康;韦鹏涛;宋凡;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E21B17/00;E21B17/02;H02G1/00;H02G1/08;G02B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连接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包括拉管头、分动器、回拖钻头和钻杆,所述拉管头和所述分动器之间相扣接,所述分动器和所述回拖钻头之间进行丝扣连接,所述回拖钻头与所述钻杆之间进行丝扣连接,所述拉管头和所述回拖钻头之间且套于所述分动器外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拖钻头外侧面相焊接。本发明的优点:具有回拖风险较小、施工成本较低、施工工期较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回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回拖是定向钻施工最终的目的,回拖管道时采用软连接的方式:钻杆+回拖钻头+分动器+U型环+拖管头+管道。目前定向钻施工基本采用此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在回拖钻头和拖管头之间约有2m左右的空隙。回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管道回拖时,每个细节都关系回拖是否成功,也是建设方判断该工程成败的主要依据,为此,各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各显神通,比如各种样式的清孔作业、降低浮力等措施。
现有的管道回拖采用软连接的方式,无法有效控制拖管头的放线,容易造成拖管头上下左右摆动,因此造成拖管头无法完全在孔内,从而造成回拖拉力增加甚至回拖失败;现有连接方式中间的空隙,易造成孔内钻屑或不稳定地层孔壁石块的堆积,从而造成回拖失败,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现有方式中U型环的软连接作用,当管道浮力大于重力时,拖管头向上翘起,造成管道无法入洞或入洞困难,即使入洞后也造成回拖拉力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回拖风险较小、施工成本较低、施工工期较短的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包括拉管头、分动器、回拖钻头和钻杆,所述拉管头和所述分动器之间相扣接,所述分动器和所述回拖钻头之间进行丝扣连接,所述回拖钻头与所述钻杆之间进行丝扣连接,所述拉管头和所述回拖钻头之间且套于所述分动器外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拖钻头外侧面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拉管头与所述分动器相对的一端上插接设有销轴一,所述销轴一两端之间套接设有U型卸扣一,所述分动器与所述拉管头相对的一端上插接设有销轴二,所述销轴二两端之间套接设有U型卸扣二,所述U型卸扣一与所述U型卸扣二相扣接。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完成扩孔、清孔等工序后,选取合适的回拖钻头,开始连接准备;
步骤二:依此连接回拖钻头、分动器、U型卸扣一、U型卸扣二和拉管头,并进行紧扣锁死等措施;
步骤三:选取合适的套管;
步骤四:把套管从U型卸扣一和U型卸扣二方向向回拖钻头方向穿入,并和回拖钻头紧密接触;
步骤五:把套管和回拖钻头尾部焊接后,再次把拉管头和管道按照焊接要求焊接;
步骤六:再次检查各连接部件,开始正常回拖管道。
优选的,所述回拖钻头比扩孔孔径小100-150mm。
优选的,所述套管外径与所述回拖钻头大小一致且长度为所述回拖钻头尾部到拉管头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使用时,管道的设置,不会使分动器和拉管头过度的摇摆,从而增加了管道回拖的成功率,且由于管道的设置,不会使空隙处进入杂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管道回拖的成功率;本发明整体降低了回拖时的风险,从而减小最终扩孔,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管道回拖连接用保护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