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风光互补供电照明的风动声景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918.6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谢贤晟;吴明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33/00;G09F13/04;F21V31/00;F21Y115/10;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风光 互补 供电 照明 风动 景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风光互补供电照明的风动声景观装置,包括基座,底板,顶板,支撑框架,空腔扇叶,发声颗粒,太阳能板,照明灯组,灯罩,电控系统和内啮合齿轮;所述空腔扇叶固定在支撑杆件上,在风力作用下转动,空腔内的发声颗粒与空腔壁摩擦碰撞发声,营造声景观;同时空腔扇叶在风力作用下带动支撑杆转动,进而带动内啮合齿轮转动发电,为装置顶部的照明灯组供电,在照明灯组顶部还安装有太阳能板进行补充供电。本发明装置两种供电方式通过电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结合市电提供稳定电源,从而营造声景观,丰富公共空间,提升趣味性,创造舒适、人性化的公共环境,装置通过自然能源运转,满足照明需求,绿色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合风光互补供电照明的风动声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大背景下,追求更加适宜,更加自然,更加人性化的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要求。
区别于接近自然的农村,整体为人工环境,缺乏自然体验的城市尤其需要绿色景观空间的点缀与渗透。传统的景观设计强调视觉与空间体验,然而对于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问题严重,难以集中处理控制,同时自然声音缺失。基于上述问题,声景观的概念应运而生,促使人们重新感知听觉,关注公共空间声环境,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持续发展,良好的声景观逐渐成为优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要求之一。
公共基础设施广泛分布于公共空间或景观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使用需要,但也存在配置不完善,设置不合理,形式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随着需求增加,技术进步,公共基础设施可承载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复合化,更新升级即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有益于城市良性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实需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风光互补供电照明的风动声景观装置,以其简洁,实用美观,环保节能,安装方便,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满足公共空间照明需求的同时营造声景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结合风光互补供电照明的风动声景观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风动声景观装置,所述风动声景观装置包括电控系统、底板、支撑框架、顶板、照明灯组、灯罩和太阳能板,所述基座平面上固定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顶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端设有顶板,顶板上固定有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外部安装有灯罩,灯罩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四角开有螺纹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座与地面之间设有防潮垫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中轴和支撑杆件,所述支撑中轴为中空的绝缘套管,其内部设置有多根电线;所述支撑杆件包括内齿轮和固定在内齿轮上的六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空腔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蓄电池和电机,所述控制器、蓄电池和电机之间通过电线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支撑中轴内部的电线与太阳能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扇叶为中空的矩形扇叶,内部设置有发声颗粒,通过桶套和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杆件上,扇叶外壳为2mm厚的双层镜面不锈钢,内部中空厚2mm,发声颗粒的粒径尺寸不大于2mm。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内啮合传动齿轮,所述内齿轮与内啮合传动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内啮合传动齿轮传动轴与电机转轴相连接,所述顶板下部外边缘均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小轮,小轮置于顶板外边缘滑轨内进行滑动。
自然风吹动空腔扇叶旋转,带动支撑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内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内啮合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转轴发电。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组包括4个功率为70W的LED室外照明灯,分别通过支撑中轴内的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灯罩为2.5mm厚圆柱形户外用钢化毛玻璃,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其表面张贴宣传内容,所述太阳能板尺寸为410mm*360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