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0938.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郑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3;A61G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夹;所述支撑架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L”形底端两侧;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定位板双重进行定位,先大范围调节再精细调节,同时配合定位激光灯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将传统的直接施力于穿刺针上进行穿刺,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啮合,进而利用旋转力经过转换为推力带动穿刺针进行移动,可以有效的使穿刺针的运行更加平稳且更容易对力度进行控制,进而使穿刺针的运动速率有效的控制,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施力过猛导致穿刺针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心内科手术时常进行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以便患者体内积液减少,在进行常规人工穿刺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且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及时间,且同时由于人力进行穿刺时,穿刺针发生晃动会导致穿刺路径发生错位,对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人工穿刺与插拔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层对穿刺针的阻碍效果不同,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穿刺的平缓性,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当发生人为疏忽导致用力过猛时,还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的进行。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申请号:CN2020110984572,尤其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针对现有的穿刺定位装置往往只能进行垂直定位,不便使得穿刺针通过倾斜的方式进行穿刺,且通常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位移进行位置调节,定位范围较小,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矩形块,该发明穿刺定位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旋转钮对导向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穿刺针通过倾斜的方式进行穿刺,且导向管可以做环形运动,来提升定位范围的大小,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但是该方案中对穿刺针进行角度调节时,调节方式不够灵活,且调节角度较为单一,同时该方案中穿刺针在进行穿刺时容易发生抖动,不能对穿刺针的穿刺形成稳定支撑。
鉴于此,本发明研制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角度调节过程中灵活度较低,角度调节效果不够精细,以及人工穿刺与插拔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层对穿刺针的阻碍效果不同,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穿刺的平缓性,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当发生人为疏忽导致用于过猛时,还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的进行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夹;所述支撑架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L”形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远离连接夹一端弧形设计;所述连接夹为两个C型板相互弹性铰接而成;所述连接夹内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卡块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卡块均倾斜固连于连接夹内侧;所述卡块位于对称设计的两个连接夹内侧倾斜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