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角度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0978.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陈长伟;刘起园;杨小冬;王阳;吴波;张凯;邰绪聪;叶绍其;蔡深深;胡珉熙;胡声朝;曹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角度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一)施工准备、(二)作业平台搭设、(三)地泵及泵管安装、(四)混凝土浇筑、(五)斜桩洞口段施工、(六)封口模板拆除、(七)注浆,完成施工。本发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小角度斜桩混凝土浇筑难题,具有施工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质量容易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需任何特殊设备、减少人员机械设备的投入及材料损耗等优点。本发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小角度(14°)斜桩混凝土浇筑难题,具有施工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质量容易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需任何特殊设备、减少人员机械设备的投入及材料损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角度(14°)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桥梁施工、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运用,桥梁设计也更具创造性。公路、市政、铁路桥梁或其他结构小角度斜桩设计逐渐增多。斜桩一般采用钻爆开挖工艺,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因为斜桩角度小,混凝土摊平后水平面较长,顶面呈三角形,空间狭小,斜桩顶部的混凝土布料和振捣成为施工的一大难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小角度(14°)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质量容易控制的小角度(14°)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解决混凝土摊平后水平面较长、顶面呈三角形、空间狭小、斜桩顶部混凝土布料和振捣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角度(14°)斜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特征是:施工步骤如下:
(一)施工准备:
A、混凝土:
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施工需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设计为18小时以上,塌落度损失2小时不大于20mm;
B、浇筑准备:
准备地泵1两台,泵管2两套,准备数量充足的混凝土运输车;
为防止因为振捣问题造成斜桩顶部的混凝土不密实,在斜桩顶部的最高点设置一根劈裂注浆管4,外直径46mm,内直径39mm,耐压强度1.2Mpa;
(二)作业平台搭设:
采用[8型钢骨架3辅助定位斜桩钢筋,按纵向3m间距布置,混凝土浇筑时[8型钢骨架3作为施工作业平台和混凝土泵管2的支撑结构;
混凝土施工人员在[8型钢骨架3上搭设钢跳板5,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斜桩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平台分上下两层搭设;
(三)地泵及泵管安装:
由于斜桩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4°,斜桩混凝土浇筑时,设置两套地泵1、两套泵管2,防止由于混凝土摊开面积较大,导致混凝土的流动距离太远容易离析;
一根泵管2安设在斜桩的顶部,沿纵向延伸到斜桩的底部,另一根泵管2安设在斜桩的中部略靠上,出料口的位置较顶部的泵管2短4m,浇筑混凝土时随混凝土面的上升逐节拆除泵管2;
(四)混凝土浇筑:
斜桩顶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操作空间不够,采用长度6m的φ48*3.5mm焊管6加长振捣棒7,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
由于振动棒7加长后重量增加,需在斜桩顶部的[8型钢骨架3上设置挂钩8来悬挂振动棒7,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五)斜桩洞口段施工:
在斜桩洞口设置封口模板,混凝土浇筑至洞口时,采用1台混凝土地泵1加1套泵管2输送混凝土,出料口的位置调整到斜桩洞口的顶部,进行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