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1928.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效洲;姚雯;陈小前;王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飞行 安全区 航天器 集群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实现目标航天器和跟踪航天器的安全飞行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将目标航天器简化为最小外包络椭球,利用碰撞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碰撞概率;
基于碰撞概率,将目标航天器的外区域由远至近依次划分为非规避区、安全机动区和终端接近区;
当跟踪航天器位于非规避区时,跟踪航天器不做避障控制;当跟踪航天器位于安全机动区时,利用改进等碰撞概率线法生成避障控制力,根据避障控制力对跟踪航天器进行避障控制;当跟踪航天器位于终端接近区时,利用自适应混合高斯模型法生成避障控制力,根据避障控制力对跟踪航天器进行避障控制;
非规避区包括绝对安全区、远距离接近区和相位调整区;
绝对安全区为碰撞概率在1×10-5以下的区域,当跟踪航天器位于绝对安全区时,跟踪航天器不做避障控制,以第一设定时间间隔计算跟踪航天器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碰撞概率;
远距离接近区为碰撞概率大于1×10-5且小于1×10-4的区域,当跟踪航天器位于远距离接近区时,跟踪航天器不做避障控制,以第二设定时间间隔计算跟踪航天器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碰撞概率;
相位调整区为碰撞概率在1×10-4以上且满足以下公式2的区域,当跟踪航天器位于相位调整区时,跟踪航天器不做避障控制,以第三设定时间间隔计算跟踪航天器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碰撞概率;
其中,xt和yt分别表示t时刻跟踪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的轨道坐标系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D7表示安全机动区的作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碰撞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Pc(r1-t)表示碰撞概率,r1-t=[xt,yt]T表示t时刻跟踪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的轨道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xt和yt分别表示t时刻跟踪航天器在轨道坐标系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表示相对位置r1-t不确定性的协方差矩阵,和表示相对位置r1-t的协方差,e表示自然常数,表示目标航天器的几何外形,R0表示目标航天器的几何尺寸半径,r2-t表示在目标航天器的几何区域中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设定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设定时间间隔,第二设定时间间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机动区为满足以下公式3的区域,当跟踪航天器位于安全机动区时,利用改进等碰撞概率线法生成避障控制力,根据避障控制力对跟踪航天器进行避障控制;
其中,xt和yt分别表示t时刻跟踪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的轨道坐标系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D7表示安全机动区的作用范围,D0表示等碰撞概率线作用区域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飞行安全区法的航天器集群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跟踪航天器位于安全机动区时,避障控制力利用以下公式6和公式7计算;
其中,Frepel表示避障控制力,表示改进型排斥力函数,r1-t表示t时刻跟踪航天器在目标航天器的轨道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表示梯度函数,表示改进型排斥力函数对相对位置r1-t求导的梯度,表示相对位置不确定性的协方差矩阵,D0表示等碰撞概率线作用区域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9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