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油口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3040.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下条诚;宫岛敦夫;朴恩真;小林敬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4 | 分类号: | 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 | ||
1.一种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口(11)具备:
树脂制的供油口主体(20);
入口金属件(40),其形成为筒状,配置于所述供油口主体(20)的入口开口;
树脂制的罩(50),其形成为筒状,与所述入口金属件(40)分体成形,装配于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侧,与所述供油口主体(20)嵌合;以及
接地金属件(70),其形成为长条状,与所述入口金属件(40)连接,
所述接地金属件(70)具备:
露出部(71),其配置为与所述罩(50)的外周面对置;以及
内插部(72),其从所述露出部(71)的入口侧的第一端折回而形成,被夹持在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与所述罩(5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且与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内插部(72)的前端以对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施力的状态与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内插部(72)为板簧,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内插部(72)的前端弯曲地形成,以通过所述板簧的弹性变形而对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施力的状态与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外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油口主体(20)的外周面具备外装部(22a),所述外装部(22a)供使燃料流通的长条状的配管外装,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露出部(71)的出口侧的第二端配置为与所述外装部(22a)的外周面对置、并与所述配管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露出部(71)为板簧,
所述露出部(71)的中间部(71a)支承于所述供油口主体(20)的外周面,
所述露出部(71)能够通过所述板簧的弹性变形而以所述中间部(71a)为支点进行弹性变形,
所述露出部(71)的所述第二端以对插入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供油口主体(20)的所述外装部(22a)之间的所述配管的外周面施力的状态而与所述配管的外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金属件(70)的所述露出部(71)的所述中间部(71a)以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并将弯曲地形成的部位支承于所述供油口主体(20)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金属件(40)在外周面具有槽(43a),
所述罩(50)具有相对于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所述槽(43a)而在所述入口金属件(40)的筒轴方向上卡合的内突起(51b、52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50)的所述内突起(51b、52b)沿周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的中间位置具有切口(51b1),
所述内插部(72)配置于所述切口(51b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口主体(20)以及所述罩(50)由非导电性树脂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0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共沸恒温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