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色素瘤生物标志物PTGER2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3643.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崔健;姜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仁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68;G01N33/574;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鲍晓芳 |
地址: | 0655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色素瘤 生物 标志 ptger2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试剂在制备诊断黑色素瘤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证实PTGER2在小鼠和人的黑色素瘤细胞中低表达,可作为黑色素瘤的诊断或预后标志物。进一步通过TCGA数据库中451个黑色素瘤样本分析PTGER2表达水平与黑色素瘤疾病具有统计学相关性,发现PTGER2表达量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PTGER2表达量低的患者。本发明首次证实PTGER2与黑色素瘤的相关性,是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潜在药物筛选或治疗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黑色素瘤生物标志物PTGER2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黑色素瘤,又称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皮肤黑色素瘤(CMM)是由表皮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而来的侵袭性肿瘤,是所有皮肤肿瘤中进展最快且预后最为不良的恶性肿瘤,后期出现血运或淋巴结转移。其发病隐匿,易于早期转移,就诊患者多为中晚期,且发生转移5年内死亡率较高。近年来,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国癌症协会(ACS)2017年报道称,除MM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外,其他常见恶性肿瘤都呈下降趋势。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年新发病例约20000人,《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5版)》更新显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MM呈现死亡率随发病率上升而上升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在MM诊断治疗上与欧美国家存在差距,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关于黑色素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探索不断增多,但其发病机制仍然未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临床治疗上无显著进展,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进一步探索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已显示某些基因与黑色素瘤相关。如CXCR4基因沉默对黑色素瘤侵袭及转移的影响,SPINK5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寻找更多黑色素瘤的新靶标,对黑色素瘤的生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黑色素瘤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将其应用到临床中,实现对黑色素瘤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检测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试剂在制备诊断黑色素瘤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检测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试剂在制备判断黑色素瘤患者对药物疗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表达下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括试剂盒、芯片或制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括通过测序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或免疫测定的方法检测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变化的试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变化的试剂包括扩增PTGER2基因的引物对和/或PTGER2蛋白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调PTGER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PTGER2功能性表达的激活剂,所述激活剂选自:含特异激活PTGER2基因/蛋白质表达或活性的小分子物质、特异性抗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与所述激活剂配伍的药类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优先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缓冲剂、乳化剂、悬浮剂、稳定剂、防腐剂、生理食盐、赋形剂、填充剂、凝结剂与调和剂、界面活性剂、扩散剂、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仁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仁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淡紫拟青霉用液体培养基及淡紫拟青霉菌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