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3691.0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隽培军;胡巧琛;杨顺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09;H05K3/00;H05K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灯 柔性 线路板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工艺,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板,基板由第一PET板和CU组成,基板的上端压合有干膜,干膜依次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退膜形成有线路图形,线路图形由导线网络和两个母线组成,两个母线位于导线网络的两侧,导线网络和母线电性连接,干膜的上端通过真空压机压合有覆盖膜,覆盖膜由UV固化透明胶和第二PET板组成,第二PET板位于UV固化透明胶的上端,干膜和第二PET板通过UV固化透明胶胶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各个配件的配合能够较好的对汽车前、后灯进行除雾,产品轻薄,运用广,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低,易导入批量生产,大大的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对汽车配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车灯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因为雨、雾对车灯放射光线进行影响,因此,需要使用除雾装置解决车灯因雨、雾导致灯光不明亮的问题,除了汽车领域,也可用于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加热除霜除雾;
现有车灯除雾技术主要分二种:
第一种方案冷区的面罩上没有透气孔结构,且面罩上还涂有防雾漆涂层和铜片导热层等,然而,这种除雾结构只能依靠车灯内部空气循环流动,带走面罩内表面的雾气,效率低,除雾效果不好,且没有从整车上的前舱及车灯内外的空气循环流动角度来系统性考虑除雾方案,因此,这种方法现已很少使用;
第二种方案主要是将车灯透气孔与空调进、出风管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空气湿度,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空调系统及相关控制阀,通过加大空气对流提升车灯除雾效果,但此方案涉及多个电子、机械机构部件,整个系统较为复杂、成本偏高;
综上所述,现有除雾装置结构复杂,靠空气循环流动带走雾气,除雾效率较慢,除雾效果较差,且涉及到机械部件,制作流程复杂,成本较高,批量生产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除雾装置结构复杂,靠空气循环流动带走雾气,除雾效率较慢,除雾效果较差,且涉及到机械部件,制作流程复杂,成本较高,批量生产难度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由第一PET板和CU组成,所述基板的上端压合有干膜;
所述干膜依次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退膜形成有线路图形,所述线路图形由导线网络和两个母线组成,两个所述母线位于导线网络的两侧,所述导线网络和母线电性连接;
所述干膜的上端通过真空压机压合有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由UV固化透明胶和第二PET板组成,所述第二PET板位于UV固化透明胶的上端,所述干膜和第二PET板通过UV固化透明胶胶合连接;
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
加热电源,用以对导线网络和母线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尺寸为100㎜×1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ET板的厚度为75μm。
进一步地,所述CU的厚度为1μm。
进一步地,所述干膜的材料为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干膜的厚度为5um~15um。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网络的厚度为1um。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电源的参数为DC12V,电流0.5A。
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除雾的柔性线路板,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未经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