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4250.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修华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55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修复 浮游 水藻 打捞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横撑杆的左部前侧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中部右侧设置有挡块,转盘上且在弧形滑槽连接有滑动板,导向杆的顺时针的一侧连接有伸缩杆,转盘的外侧环绕连接有打捞杆,打捞杆的端部内侧设置有与气管对应的气囊,打捞杆的逆时针的一侧连接有与滑动板对应的弹性带。打捞杆通过导向杆对水中的浮游水藻进行聚拢,当打捞杆逐渐移动到水下时,打捞杆内的气囊受到水压挤压,伸缩杆上的球部与打捞杆的端部弧面相抵,从而达到对细长浮游水藻的固定,进一步带动其向右移动,这一结构解决了浮游水藻易从打捞装置钩部滑脱从而导致浮游水藻打捞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修复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使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改善。
由于河道较多且较大,以及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河道的生态修复较为重视,但是现有的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不能高效率的进行浮游水藻的打捞,对于长条形的浮游水藻,若其一侧较重,浮游水藻易从打捞装置钩部滑脱,且带有防滑倒钩的打捞装置易对浮游水藻造成损伤,在浮游水藻造拉动过程中断裂,从而导致浮游水藻打捞效率低。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浮游水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中部设置有输送装置,船体的上部且在输送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竖撑杆,竖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撑杆,横撑杆的左部前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中部右侧设置有挡块,滑动架的上部和横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滑动架外侧且在挡块的左部设置有弹簧,滑动架上且在挡块的外侧右部设置有伸缩装置,横撑杆的左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后端且在横撑杆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装置,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环绕开设有弧形滑槽,转盘上且在弧形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板,转盘的外侧环绕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顺时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转盘的外侧且在伸缩杆的顺时针方向环绕固定连接有打捞杆,打捞杆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杆对应的气管,打捞杆的端部内侧设置有与气管对应的气囊,打捞杆的逆时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板对应的弹性带。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架、伸缩装置、弹簧、U型架设置对应在转盘的左下端,且与输送装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宽度大于滑动板的宽度,从而保证U型架挤压滑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的下部设置有斜面,滑动板的上部设置为弧面,且与该斜面相对应,从而通过蓄力的增大,滑动板挤压并越过U型架。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滑槽为逆时针倾斜靠近转轴的滑槽,从而保证滑动板带动弹性带移动距离的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杆的端部开设有与气囊对应的圆孔,这一结构通过液体压强挤压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杆上设置有与弹性带对应的辅助转向辊,从而保证打捞杆上弹性带的移动和方向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修华,未经许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方锥型晶体盐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