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4760.X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时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14;C08L25/06;C08L97/02;C08L71/02;C08K3/04;C08J5/18;C08J7/12;B32B27/36;B32B27/32;B32B27/02;B32B27/06;B32B7/12;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树脂 纤维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其复合片材包括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树脂30‑40份、无规共聚聚丙烯5‑7份、聚苯乙烯微球单元12‑14份、植物纤维增强材料8‑10份、附着力促进剂3‑5份、偶联的石墨烯纳米微粒16‑20份、聚亚苯基硫醚2‑4份、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低聚物7‑9份和增刚剂5‑7份加工而成的片材基层,片材基层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热熔性薄膜,且热熔性薄膜远离片材基层的一侧粘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发明具有质量轻、高硬度和耐冲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片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片材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复合片材仍然存在质量重、硬度差和抗冲击性能差的缺点,基于以上缺点,我们提出了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塑性树脂与纤维复合片材,包括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树脂30-40份、无规共聚聚丙烯5-7份、聚苯乙烯微球单元12-14份、植物纤维增强材料8-10份、附着力促进剂3-5份、偶联的石墨烯纳米微粒16-20份、聚亚苯基硫醚2-4份、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低聚物7-9份和增刚剂5-7份加工而成的片材基层,片材基层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热熔性薄膜,且热熔性薄膜远离片材基层的一侧粘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7-9份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低聚物和16-20份偶联的石墨烯纳米微粒利用高速混合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得到增稠液,待用;
S2:将30-4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树脂、5-7份无规共聚聚丙烯、8-10份植物纤维增强材料、2-4份聚亚苯基硫醚和5-7份增刚剂依次通入到高温熔炉中进行高温加热4-6h,在高温熔炉进行高温处理的过程中,每10min加入一定量的附着力促进剂,得到液态的混合料;
S3:将S2中的混合料、S1中的增稠液和12-14份聚苯乙烯微球单元依次加入到高速混合设备中进行高速混合,得到胶状的混合料;
S4:将S3中的胶状混合料通入到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操作,得到固态的片材基层;
S5:将S4中的片材基层在乙烯基硅油的溶液中进行浸泡45-55min,然后再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操作;
S6:将S5中经过清洗后的片材基层放置到固化室内进行固化操作,得到成品的片材基层;
S7:在S6中的片材基层的顶部和底部均进行粘接一层热熔性薄膜,然后再在热熔性薄膜远离片材基层的一侧进行粘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再利用热压成型设备将两层粘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两层热熔性薄膜和一层片材基层热压在一起,最后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远离片材基层的一侧进行机械打磨处理和电晕处理,得到质量轻、高硬度和耐冲击的复合片材。
优选的,所述S2中,高温熔炉内部的温度设置为1300-1400℃,且高温熔炉的内部还安装有一个用于对高温熔炉内部的物料进行高速搅拌的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S1和S3中,高速混合设备为8000-12000r/min转速的智能混合机。
优选的,所述S4中,成型模具上还自带用于进行冷却操作的水冷机构。
优选的,所述S5中,乙烯基硅油的温度设置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