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创成式优化及导向式重构的大中型件轻量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4819.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天;张超;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G06F1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创成式 优化 导向 式重构 大中型 量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创成式优化及导向式重构的大中型件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结构件进行原始模型设计;
S2、为原始模型选择制造材料;
S3、对所述原始模型定义材料属性、载荷及边界约束条件,进行应力、变形分析,记录原始模型的峰值应力σmax;校核选择的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满足则执行步骤S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
S4、对原始模型进行创成式拓扑优化设计,具体步骤包括:
S41、将原始模型作为优化对象导入创成式拓扑优化设计系统,输入与步骤S3中相同的材料属性、载荷及边界约束条件;根据工况条件,将优化对象划分出非设计空间及设计空间,并对设计空间进行形状、尺寸调整,释放结构优化空间;
所述非设计空间为优化对象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形状、尺寸需要保持原始设计形态的区域,所述设计空间为优化对象非设计空间以外的区域;
S42、构建目标应力值计算模型,计算目标应力值σt:
其中,σt为目标应力值,σmax为原始模型的峰值应力,n为安全系数值;
S43、输入目标应力值σt,选择优化过程中形成的支柱密度,分别运行迭代计算,得到不同支柱密度下的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及其质量qto、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的峰值应力Smax及最大变形量Umax;
S44、构建创成式拓扑优化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P=αQ+βS+μU
Q=qo/qto
S=σt/Smax
U=Uo/Umax
其中,P为评估创成式拓扑优化设计最优方案的评估值,Q为轻量化水平参数、S为应力水平参数、U为变形程度参数,qo为原始设计模型的质量,qto为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的质量,σt为目标应力值,Smax为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的峰值应力,Uo为设计要求的最大变形量,Umax为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的最大变形量,α、β、μ分别为评估轻量化水平参数Q、应力水平参数S、变形程度参数U的影响因子;
S45、根据对轻量化水平、应力水平及变形程度权重要求的不同,为评价模型设置满足要求的影响因子α、β、μ,确定适用的评价模型;
S46、利用适用的评价模型及步骤S43得到的参数值,对不同支柱密度下的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进行评价,选择评估值最高的创成式拓扑优化结果作为创成式优化模型;
S5、对创成式优化模型进行导向式模型重构,具体步骤如下:
S51、根据设计需要对创成式优化模型进行细微调整;
S52、基于微调后的模型结构、形状及尺寸,采用逆向建模技术,以传统成型加工工艺为导向,进行三维逆向重构,得到轻量化程度较高的重构模型;
S53、对重构模型进行轻量化效果评估,满足轻量化目标要求则执行步骤S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5;
S6、对满足轻量化目标要求的重构模型的强度、刚度进行校核和修正,直至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轻量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S61、对重构模型执行步骤S3,进行应力、变形分析,校核重构模型的强度及刚度,如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则执行步骤S63,否则执行步骤S62;
S62、返回执行步骤S5重新进行模型重构后,再进行重构模型的校核和修正;
S63、校核和修正结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轻量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创成式优化及导向式重构的大中型件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采用CAD软件进行原始模型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创成式优化及导向式重构的大中型件轻量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材料的选择依据设计要求、载荷的大小和性质、结构件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程度、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8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坏点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