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4931.9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孟冠;齐望东;刘升恒;黄永明;李晓东;尤肖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仁彦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基站的多个通道接收终端的上行频域探测参考信号;确定信道频域响应向量;将信道频域响应向量转化为代表在基站的信号作用距离‑方位角域内的多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道频域响应的超完备响应向量;建立解算方程;利用迭代最小化稀疏学习算法,对解算方程进行迭代估计,以确定由各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号幅度值形成的时延‑方位角谱;根据时延‑方位角谱,解算确定终端的位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定位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的快速发展,高精度定位成为智能机器人、无人车等移动终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服务。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具有广域覆盖、普适性好的优点,但是因为信号功率低、穿透力弱,主要用于室外开阔环境下的终端定位,无法在受遮蔽的环境和室内环境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5G蜂窝移动网络运用了包括大规模MIMO、超密集组网、大带宽信号等关键技术,随着未来将大量部署的多天线5G基站,利用5G信号实现高精度定位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目前基于5G信号进行定位的方法,在定位精度上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定位精度的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定位方法,包括:通过基站的多个通道接收来自终端的上行频域探测参考信号;根据所述多个通道的所述上行频域探测参考信号,确定信道频域响应向量;将所述信道频域响应向量转化为代表在所述基站的信号作用距离-方位角域内的多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道频域响应的超完备响应向量;以所述超完备响应向量作为观测向量,以待解算的各个所述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号幅度确定时延-方位角二维谱向量,建立根据所述观测向量对所述时延-方位角二维谱向量进行解算的解算方程;利用迭代最小化稀疏学习算法,对所述解算方程进行迭代估计,以确定由各个所述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号幅度值形成的时延-方位角谱;根据所述时延-方位角谱,解算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通道的所述上行频域探测参考信号,确定信道频域响应向量包括:根据所述多个通道的上行频域探测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通道的接收信号矩阵;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矩阵,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对所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进行向量化,得到信道频域响应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得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之后,在所述对所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进行向量化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的子载波维度进行降维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信道频域响应向量转化为代表在所述基站的信号作用距离-方位角域内的多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信道频域响应的超完备响应向量,包括: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阵的作用距离范围和接收方位角范围;基于所述作用距离范围和所述接收方位角范围,确定所述天线阵的作用距离-方位角域;使用均匀栅格对所述作用距离-方位角域进行分割,以确定作用距离-方位角域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将所述信道频域响应矩阵转化为在所述多个时延-方位角栅格点处的超完备响应向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基站的天线阵的作用距离范围和接收方位角范围包括:根据所述基站的天线阵的结构信息以及所述天线阵的朝向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的接收方位角范围;根据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天线阵的灵敏度,确定所述天线阵的最大作用距离,根据所述最大作用距离确定所述天线阵的作用距离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4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