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6126.X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慧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慧婕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6;A61P29/00;A61P39/02;A61K35/413;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禾唯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 代理人: | 李春荣 |
地址: | 10016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热解毒 外用 药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10‑30份,黄连5‑15份,黄柏5‑15份,牛黄0.1‑1.5份,苦参5‑15份,明矾1‑5份,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纯中药成分,从根本上去除病根,不易反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
背景技术
凡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外用药主要用于痈疽疮毒、瘰疬、疥癣、外伤、蛇虫咬伤、烫伤及五官疾患等。根据其不同功用,可将外用药分为消肿解毒药、排脓祛腐药、止血生肌药、燥湿杀虫止痒药及发泡药5类。
药膏是人们常用的外用药,用于涂膜患处。
现有的药膏,其组分一般都只含有西药成分,成分单一,虽然见效快,但是难以从根本上去除病根,易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含有西药成分、成分单一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10-30份,黄连5-15份,黄柏5-15份,牛黄0.1-1.5份,苦参5-15份,明矾1-5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15-25份,黄连8-13份,黄柏8-13份,牛黄0.1-1份,苦参8-13份,明矾1-3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20份,黄连10份,黄柏10份,牛黄0.3份,苦参10份,明矾2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纯中药成分,从根本上去除病根,不易反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10g,黄连5g,黄柏5g,牛黄0.1g,苦参5g,明矾1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20g,黄连10g,黄柏10g,牛黄0.3g,苦参10g,明矾2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30g,黄连15g,黄柏15g,牛黄1.5g,苦参15g,明矾5g。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黄芪25g,黄连13g,黄柏13g,牛黄1g,苦参13g,明矾3g。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把上述成分放入洁净的砂锅内,加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浸泡24小时;
2、煎煮:把浸泡后的成分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转为微火以沸为度,时间为3小时,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3、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慧婕,未经谢慧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