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干扰式睡眠中呼吸暂停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6421.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辛学刚;汤胜男;陈心莲;杨欣艺;蔡翔;黄盛钊;周伟豪;李沅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1;A61B5/11;A61M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睡眠 呼吸 暂停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干扰式睡眠中呼吸暂停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红外测温模块、微压力传感模块、报警模块和用户终端;红外测温模块用于采集热成像图像,微压力传感模块采集压力数据,报警模块传输呼吸暂停的报警信号,用户终端显示实时的压力数据、实时热成像图像以及告警信息;控制中心接收热成像图像和压力数据,将热成像图像流进行目标跟踪,对睡姿进行分类及记录,判断是否发生呼吸干扰动作;将微压力传感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进行判断分析,根据两次呼吸之间的压力变化值判定用户呼吸是否正常,结合呼吸干扰动作,判定睡眠呼吸是否暂停,输出报警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无干扰测量及多方面联合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干扰式睡眠中呼吸暂停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主要发生于睡眠过程中个人的呼吸中断时。因此,对于睡眠中呼吸暂停的监测和及时报警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一个限制是无法做到无干扰的监测睡眠状况,会对人的睡眠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的基于动态心电与呼吸波采集的睡眠呼吸暂停采集分析系统采用的是一套可穿戴的分析系统,使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同步记录动态心电图与呼吸波,利用HRV和呼吸波2种指标相互佐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推导和图像显示的分析,睡眠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睡眠呼吸状况的监测会对被测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监测设备还可以制造成便携式设备,从而可以在家庭使用,但也是需要穿戴外部设备,这也会造成对被测者的睡眠状况的影响。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来监测睡眠呼吸状况。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捕捉在呼吸过程中鼻子和嘴巴周围的温度波动,通过对波动的结果分析来判定呼吸状况。同时还有些研究主张在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睡眠呼吸状况时还应采用人脸捕捉系统;而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监测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如果睡姿发生改变,在无法十分准确的进行人脸追踪的情况下,很难十分准确的输出睡眠呼吸状况。而如果加入了人脸识别系统,第一会导致算法编写难度加大,需要进行点对点的识别;第二监测数据更加丰富,例如如果不加入人脸识别系统,当被测者将头埋入被子中,只测试温度波动就略显不足。
还有一种可穿戴式戒指,该设备可以监控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灌注指数以及睡眠期间的运动量,而只需通过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监控血流即可。虽然可以通过毛细血管流动等数据进行睡眠监测,但是这类产品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做到及时预警。该设备采用振动提示并且可以告诉用户完整的睡眠状况的报告,但是就报警作用而言,仅仅是使用振动进行报警并不足以解决睡眠呼吸暂停的预警问题,无法十分及时且有效的发出警报。
综上,现有技术都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包括:无法做到完全无干扰式监测、监测数据过于单一、无法及时有效地发出警报等,都极大地限制了上述监测方法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干扰式睡眠中呼吸暂停预警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影响被检测者睡眠的问题,能够在被测者处于完全自然的状况下对睡眠中的呼吸状况进行监测,实现无干扰测量及多方面联合监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干扰式睡眠中呼吸暂停预警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红外测温模块、微压力传感模块、报警模块和用户终端;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微压力传感模块、报警模块和用户终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用于采集热成像图像,所述微压力传感模块用于采集压力数据,所述报警模块用于传输呼吸暂停的报警信号,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显示实时的压力数据、实时热成像图像以及告警信息;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热成像图像和压力数据,将热成像图像流进行目标跟踪,对睡姿进行分类及记录,判断是否发生呼吸干扰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