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6653.0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红;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20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散热 功能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固定设于充电桩体底端的底座、设于充电桩体内冷却装置、设于冷却装置内的过滤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充电桩体上的上腔体及下腔体、等距阵列设于上腔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等距阵列设于下腔体上的多个第二通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上腔体和下腔体上用于二者连通的第一通道、可移动设于充电桩体侧壁上的吹气腔、可移动设于充电桩体侧壁上的吸气腔、等距设于吸气腔上的多个第三通孔、固定设于吸气腔内的制冷元件、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吸气腔和吹气腔上用于二者连通的第二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者墙壁,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现有的充电桩虽然带有散热孔,但是散热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因为充电桩是密闭的,因为要防水防尘处理,以防出现电子设备短路和信号紊乱的情况,密闭会造成空气很难对流,热量无法快速散开,否则将会加速充电桩内的电路板、电缆即控制器等老化,严重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密闭充电桩内部空气循环对流,散热全面均匀,对其整体降温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固定设于充电桩体底端的底座、设于充电桩体内冷却装置、设于冷却装置内的过滤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充电桩体上的上腔体及下腔体、等距阵列设于上腔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等距阵列设于下腔体上的多个第二通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上腔体和下腔体上用于二者连通的第一通道、可移动设于充电桩体侧壁上的吹气腔、可移动设于充电桩体侧壁上的吸气腔、等距设于吸气腔上的多个第三通孔、固定设于吸气腔内的制冷元件、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吸气腔和吹气腔上用于二者连通的第二通道、设于设于第二通道内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可移动设于第二通道内的第一移动板、设于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三单向阀、设于第二通道上的第一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内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处可移动设于第二通道上的第一密封板、可移动设于第一通道内的第二移动板、设于第一通道上的第二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内且两端固定设于第二移动板和第二通道上的第二滑块、设于第一通道上用于对第二滑槽进行密封的封口组件、设于充电桩体上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板位于第二通道内往复移动,同时带动第二通道上下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吸气腔和吹气腔,从而带动吹气腔和吸气腔上下往复移动,第二通道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往复移动,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向上移动过程中,使上腔体内的空气进入充电桩体内,充电桩体内的空气进入下腔体内,反之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下移动过程中,使下腔体内的空气进入充电桩体内,充电桩体内的空气进入上腔体内,使充电桩体内的空气上下往复流通,第一移动板往复移动过程中充电桩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吸气腔内,吸气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道进入吹气腔内,吹气腔内的空气重新回到充电桩体内,完成局部的充电桩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通过制冷元件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时吹气腔和吸气腔位于充电桩体内上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全面且均匀的对充电桩体内的空气流动,完成对充电桩的冷却工作。本发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通道位于充电桩体内上下往复移动,使第一密封板沿着第一滑槽方向往复移动,使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第一移动板位于第二通道内往复移动,通过第一单向阀至第三单向阀设置,第一移动板往复移动过程中充电桩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吸气腔内,使吸气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道进入吹气腔内,使吹气腔内的空气重新回到充电桩体内,完成局部的充电桩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通过制冷元件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时第二通道上下往复移动,使吹气腔和吸气腔位于充电桩体内上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全面且均匀的对充电桩体内的空气流动,完成对充电桩的冷却工作,使密闭充电桩体内部空气循环流通,散热全面均匀,对其整体降温效果好;同时第二通道移动过程中使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往复移动,通过封口组件对第二滑槽处进行密封,使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向上移动过程中,使上腔体内的空气进入充电桩体内,确保充电桩体内的空气进入下腔体内,反之第二移动板位于第一通道内下移动过程中,确保下腔体内的空气进入充电桩体内,充电桩体内的空气进入上腔体内,使充电桩体内的空气上下往复流通,再次提高了充电桩体内整体的空气流动,使散热效果大大提高,却散热全面,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大型的新能源洗车充电桩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别煤和煤矸石的方法及其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柔巾生产用分离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