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节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供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6937.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程琛;陈建国;王明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舟虹电力工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F01K17/02;F01D15/10;F01D2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程琼胤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节 乏汽提质 热能 梯级 利用 供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供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热网回水进入到汽轮机凝汽器或汽轮机高背压凝汽器,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热量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一级加热;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加热组件利用汽轮机中排蒸汽引射低压缸排气,并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二级加热;利用汽轮机中排蒸汽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三级加热;通过相应控制系统并利用调节机制对三级加热进行调节,并在三级加热输出端输出预设温度的加热回水至用户管道,本发明能够与高背压改造更好地配合,使高背压改造不再受限于热网循环水量的多少,回收更多的汽轮机乏汽潜热,减少了冷端损失,节省了高品质蒸汽的使用,提高了电厂热经济性,扩大了高背压改造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乏汽回收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供暖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损失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乏汽回收供热改造正体现了这一集中供热及热能梯级利用的节能技术思路;符合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技术范畴。采用热电联产作为热源的支撑,对电厂机组进行乏汽回收和提质供热改造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汽轮机组经过高背压改造后,背压可提高到0.04~0.054MPa,对汽轮机和其辅机的安全性影响不大,冷却水出口的温度可达72~80℃。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由于排汽量大,受热网水量限制,仍需要采用双水源,即热网循环水和原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共同运行冷却排汽。
(2)在热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为保证热网循环水温度,还需利用中排抽汽在热网加热器内加热热网循环水,使热网循环水达到供热温度要求。
(3)对于进行高背压改造后的机组,其背压提高过大将大幅度提高机组煤耗,而且对汽轮机设备和其辅机的安全性也会造成影响。
(4)汽轮机背压受热负荷大小决定,机组负荷不能灵活调节。
(5)热网水供水量小则回收乏汽量较小,投资回收期限长,因此发电厂改造意愿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供暖方法,能够与高背压改造更好地配合,使高背压改造不再受限于热网循环水量的多少,从而进一步回收更多的汽轮机乏汽潜热,减少冷端损失,节省高品质蒸汽的使用,提高电厂热经济性,扩大高背压改造的适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调节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供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第一级加热:热网回水进入到汽轮机凝汽器或汽轮机高背压凝汽器,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热量在汽轮机凝汽器或汽轮机高背压凝汽器内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一级加热;
S200、第二级加热:乏汽提质热能梯级利用加热组件利用汽轮机中排蒸汽引射低压缸排气,并通过热交换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二级加热;
S300、第三级加热:利用汽轮机中排蒸汽并通过热网加热器对热网回水进行第三级加热。
S400、智能控制:通过相应控制系统并利用调节机制对三级加热进行调节,并在三级加热输出端输出预设温度的加热回水至用户管道。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中,所述汽轮机与所述汽轮机凝汽器或汽轮机高背压凝汽器之间通过低压缸排气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低压缸排气连接装置用于低压缸排汽的输送以及低压缸排汽压力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舟虹电力工程技术中心,未经上海舟虹电力工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