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及信息熵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606.8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彦军;吕玲玲;李佳键;沈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G06Q10/10;H04W4/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11602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协同 边缘系统 信息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联自动化车辆CAV:所述网联自动化车辆上装有车载设备OBU,用于与外界进行通讯;
路侧设备RUS:用于收集道路信息、车辆基本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
路端服务层:用于对车辆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与验证,以及对车辆、道路和服务信息进行采集与发送;
边缘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所述路侧设备RUS的信息,对接收的道路信息和基本车辆信息进行储存与更新,对服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车辆;
边缘服务层:用于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存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5G基站:所述RUS传输的信息经过5G基站传达给所述边缘服务器;
云服务器:用于存储道路全局信息,通过大数据处理为车辆提供高质量服务;
云服务层:用于提供娱乐服务,根据从所述边缘服务器收集的基本车辆信息进行车流量计算、道路拥堵程度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联自动化车辆CAV上装有车载设备OBU,用于发送车辆ID、位置、速度、加速度、油耗基本信息和请求高清地图、匝道合流辅助服务请求信息给路侧设备RU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具有通讯范围,通信覆盖半径Rrsu在140-160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端服务层包括:
数据接收与发送模块:用于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与验证以及对车辆、道路和服务信息进行采集与发送,该模块只对所采集的信息作安全验证,若所采集的信息安全,则直接上传到边缘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服务层包括:
数据接收与发送模块:用于采集与发送所采集到的信息;
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所述车辆基本信息和服务请求信息进行判定与处理;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车辆道路基本信息,当有新收集的信息后,会对旧的基本信息进行删除操作,释放内存空间;
服务模块:对所述服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根据接收到信息类型的不同,做出相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的信息熵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辆、RSU、5G基站、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进行分类和节点划分,将系统结构抽象为系统节点关系图,即系统节点关系图中共有NE个节点,将这些节点分为TE类,得到第i类节点Ei构成的集合为S_S(Ei)={ei1,ei2,...,eim};该车路边缘系统应为复合系统,输入型熵变首先由路端服务层产生,然后与边缘计算层处理请求产生的熵变流向所述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进行基于系统熵的系统复杂度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的信息熵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系统熵的系统复杂度的步骤包括:
S1、计算系统节点关系图中第i类所有节点Ei的边数的均值N_D(Ei);
S2、在系统节点关系的所有设备节点中,计算第i类节点占有的比重,以及在系统节点关系图的所有接口中,第i类节点相关的边占有的比重;
S3、计算第i类节点含有系统结构复杂度参数量的熵值,以及第i类设备含有系统结构复杂度参数量的最大熵值;
S4、计算第i类节点对系统结构复杂度参数的权重;
S5、计算车路协同的边缘系统的结构复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6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薄膜折叠、吨包、单件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应用数据构建推荐系统的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