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及辅助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991.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势村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39/00;F25B4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温 制冷机 压缩机 系统 辅助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对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的冷却提供冗余性。压缩机系统具备:压缩机单元,具备压缩机主体及液冷式热交换器,压缩机主体压缩超低温制冷机的制冷剂气体,液冷式热交换器使被压缩机主体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和用于润滑压缩机主体的油中的至少一种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制冷机气体和油中的至少一种;供给管路,从主冷却器向液冷式热交换器供给冷却液;回收管路,从液冷式热交换器向主冷却器回收冷却液;及备用冷却器,设置于压缩机单元的外部,并且代替主冷却器或与主冷却器一同使冷却液循环到液冷式热交换器,所述备用冷却器具备循环泵及配置在循环泵的入口侧或出口侧从而冷却冷却液的冷却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33085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及辅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有一种带双后冷却器的油润滑氦气压缩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该压缩机中内置有用于冷却氦气及油的两个后冷却器(即,水冷式后冷却器和空冷式后冷却器)。空冷式后冷却器与水冷式后冷却器串联配置或并联配置。通过使空冷式后冷却器的风扇运转,在水冷式后冷却器的冷却水回路受阻的情况下提供冗余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505751号公报本发明人对上述压缩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认识到了以下课题。实际上,通常很少发生需要使冷却风扇运转的紧急情况。在运转频率极低的情况下,冷却风扇出现粘着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若风扇出现了粘着,则风扇就无法送风。因此,使用冷却风扇带来的冗余性的可靠性可能会丧失。并且,空冷式后冷却器具有相应的尺寸。若内置有空冷式后冷却器,则压缩机会变得大型化,可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目的之一在于对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的冷却提供冗余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具备:压缩机单元,具备压缩机主体及液冷式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主体压缩超低温制冷机的制冷剂气体,所述液冷式热交换器使被压缩机主体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和用于润滑压缩机主体的油中的至少一种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制冷剂气体和油中的至少一种;供给管路,从主冷却器向液冷式热交换器供给冷却液;回收管路,从液冷式热交换器向主冷却器回收冷却液;及备用冷却器,设置于压缩机单元的外部,并且代替主冷却器或与主冷却器一同使冷却液循环到液冷式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备用冷却器具备循环泵及配置在循环泵的入口侧或出口侧从而冷却冷却液的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单元的辅助冷却装置具备:供给管路,从主冷却器向内置于压缩机单元内的液冷式热交换器供给冷却液;回收管路,从液冷式热交换器向主冷却器回收冷却月;及备用冷却器,设置于压缩机单元的外部,并且代替主冷却器或与主冷却器一同使冷却液循环到液冷式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备用冷却器具备循环泵及配置在循环泵的入口侧或出口侧从而冷却冷却液的冷却器。
另外,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将本发明的构成要件和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的方式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的冷却提供冗余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图中:10-辅助冷却装置,12-供给管路,14-回收管路,16-连接管路,18-旁通管路,20-备用冷却器,22-循环泵,24-冷却器,34-传感器,40-控制器,70-主冷却器,100-压缩机系统,102-压缩机单元,106-超低温制冷机,110-压缩机主体,130-液冷式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破碎率、排水率影响因素测定装置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