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994.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卢江涛;唐伟;朱广远;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杭州野乐科技有限公司;缙云县锐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顾晨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转向杆,具有第一滑槽;第二转向杆,具有相连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末端设有锁止槽;把手,具有第四滑槽和弹性回转机构;锁销,可同时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滑动;当所述锁销滑动至第一滑槽的上止点时,所述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或第三滑槽相重合,在弹性回转机构的作用下,把手转动,推动锁销进入第二滑槽的锁止槽或第三滑槽中并自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结构,它利用联动自锁性能防止意外解锁,在解除自锁时仅需操作前杆并扳动把手即可完成,使得本折叠结构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滑板车为了提高便携性,大多具有折叠功能,但折叠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稳定性存在较大矛盾,大多电动滑板车产品的折叠操作首先要打开安全扣,其次进行折叠,最后再挂上锁扣,这样安全性虽有保障,但操作便利性却大打折扣,用户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电动滑板车的折叠结构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稳定性相矛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结构,它利用联动自锁性能防止意外解锁,在解除自锁时仅需操作前杆并扳动把手即可完成,使得本折叠结构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转向杆,具有第一滑槽;第二转向杆,具有相连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末端设有锁止槽;把手,具有第四滑槽和弹性回转机构;锁销,可同时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滑动;当所述锁销滑动至第一滑槽的上止点时,所述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或第三滑槽相重合,在弹性回转机构的作用下,把手转动,推动锁销进入第二滑槽的锁止槽或第三滑槽中并自锁。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把手与转轴端部相连,所述弹性回转机构为安装在第一转向杆和把手上的扭簧。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的锁止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均有一个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向杆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转向杆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抵接触时形成自锁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向杆安装于车头管上,所述第二转向杆上设有转向自动锁定结构。
可选地,所述转向自动锁定结构包括自锁卡板和自锁弹性件,所述自锁卡板的中部铰接于第二转向杆上,所述第二转向杆上设有供自锁卡板嵌入安装的凹槽,所述车头管上设有供自锁卡板下端嵌入的自锁槽,所述自锁弹性件用于推动自锁卡板转动以限制车头转向。
可选地,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杆上。
可选地,所述扭簧在转轴两侧各设置有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向杆上设有用于通过管线的通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折叠结构不管在直立还是折叠状态均可以保持稳态,在解除自锁时均需要一手操作车头直杆、一手操作把手,才能达到解锁目的,且在外力意外操作时形成结构自锁,难以意外解锁,使得本折叠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
(2)本折叠结构的两种状态切换更加便捷,仅需一手操作车头直杆、一手操作把手,无需其他额外装置和繁琐操作即可瞬间完成状态切换,使得本折叠结构的操作便利性得到极大的提升,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杭州野乐科技有限公司;缙云县锐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杭州野乐科技有限公司;缙云县锐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