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模组气密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9309.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博;李蔡君;佘津津;寇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格劳博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模组 气密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气密检测设备,其包括注气模块、移载模块、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和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注气模块向动力电池模组中注入具有第一温度的压缩空气。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获取动力电池模组周边区域的红外图像,并基于红外图像确定动力电池模组是否符合第一级气密性要求。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检测符合第一级气密性要求的动力电池模组,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第二级气密性要求,其中,第一级气密性要求低于第二级气密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气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模组需要进行检漏工序。在传统的检漏过程中,往往采用压差检测法,设置检测腔和标准腔,通过检测两个腔之间的压力变化来检测漏气过程的发生。然而,这种检测方法需要精确控制两个腔的压力值,并且在漏点较小时通常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发生误报,这对于工业应用而言效率过低。还有就是压降检测法,即将气体充入被测件内,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器内部压力变化,进而确认其是否泄漏及泄漏量大小。这一过程操作复杂,且精度较低,也不适合工业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气密检测设备,其包括注气模块、移载模块、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和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注气模块被设置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中注入具有第一温度的压缩空气;
所述移载模块被设置用于使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在所述注气模块、所述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之间转移;
所述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被设置成获取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周边区域的红外图像,并基于所述红外图像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是否符合第一级气密性要求;
所述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被设置成检测符合所述第一级气密性要求的动力电池模组,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第二级气密性要求,所述第一级气密性要求低于所述第二级气密性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低于室温20摄氏度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气密检测模块包括测试室、多个红外成像单元和图像分析单元;
所述测试室被设置成提供基本密封的环境,以避免在内部形成空气对流;
所述红外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测试室的顶部,且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形成预设距离,以获取所述周边区域红外图像;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周边区域红外图像进行分析,以根据温度分布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是否符合所述第一级气密性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成像单元包括在从物侧到像侧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球形透镜、光学相位掩膜和红外感测元件;其中,
所述球形透镜在从物侧到像侧的方向上具有第一球形表面和第二球形表面,所述第一球形表面具有24.4mm的半径,所述第二球形表面具有22.6mm的半径,且所述球形透镜的中心厚度为4mm;
所述光学相位掩膜在从物侧到像侧的方向上具有第三球形表面和立体表面,所述第三球形表面具有80mm的半径,所述立体表面的表面形状满足以下公式,即,Z=β*(X3+Y3),Z为光轴方向,β=6.56μm,且所述光学相位掩膜的中心厚度为6mm。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相位掩膜上镀覆有抗红外反射膜。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成像单元在水平X轴方向上具有22度视角,在垂直Y轴方向上具有17度视角;并且,所述光学相位掩膜由Ge玻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气密检测模块包括密封容器和多个压力传感器;其中,
所述密封容器被设置成允许接收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并为其提供密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格劳博智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格劳博智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9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