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50045.7 申请日: 2021-02-03
公开(公告)号: CN112945822A 公开(公告)日: 2021-06-11
发明(设计)人: 郭振东;张春茂;赵宗正;张诚;崔欢;李佳明;高玉伟;刘军;万宗海;李吉平;李忠义;孟轲音;李楠;郝镯;周博;向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15/06 分类号: G01N15/06;C12M1/26;C12M1/34
代理公司: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代理人: 杨植
地址: 130122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气环境 微生物 气溶胶 监测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按照“四原则法”选取采样点,在采样点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环境温湿度进行连续性监测;采用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高通量测序分析和化学污染物成分分析;采用六级撞击式采样器分析可培养细菌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采样时间点包括早、中、晚等多种时间分布,晴天、雨雪天、雾霾天、沙尘天等多种自然环境天气,分析研究大气环境微生物浓度及构成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环境天气对微生物浓度及构成的影响,掌握各时期优势病原、致病病原及潜在致病病原占比。通过在人呼吸道细胞系体外实验模型,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生理生化指标和病理损伤的影响,为保证和提高人类呼吸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及全球气候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气环境内微生物气溶胶正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种类之一。随着环保意识的日渐强烈,对所在环境的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全民环保的大背景下,大气中微生物气溶胶虽然含量很低,但是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的持续,造成大气中有害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严重超标,对人的身体健康威胁日益加重,为此建立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技术至关重要。

微生物附着在颗粒物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散至远处。粒径越小越不易沉降,可在空气中漂浮较长时间。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可被人体吸入进入呼吸道,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可进入肺部、支气管等下呼吸道。该粒径颗粒对人体健康损害更大,值得重点关注。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本发明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样点布设:在城市内按照以下四个原则选取采样点。①地势开阔、无明显遮挡;②远离大气污染发生源,如加油站、工厂、养殖场等;③距离地面高度至少2m;④同一城市至少选取5个均匀分布的代表性采样点。

步骤2、在采样点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大气颗粒物浓度(PM2.5、PM10、TSP)及环境温湿度进行连续性监测;采用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高通量测序分析和化学污染物成分分析;采用六级撞击式采样器分析可培养细菌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采样时间点包括早、中、晚等多种时间分布,晴天、雨雪天、雾霾天、沙尘天等多种自然环境天气。

进一步特征,上述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持续监测颗粒物浓度,可获得包括PM2.5、PM10、TSP在内的浓度数据;同时,激光粒子计数器可安装温湿度探头,在获得颗粒物浓度数据同时,也获得温度、湿度数据。

进一步特征,上述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采用的激光粒子计数器设置无线循环采样程序,每个数据采集时间为10秒,采样间隔4分50秒,即每5分钟自动采集一个数据。

进一步特征,上述大气环境颗粒物大流量采样方法采用的气溶胶采样器包括采样模块和主机模块,采样模块和主机模块通过导流管和补液管相连。

进一步特征,上述采样模块由锥形采样杯和气旋导流模块组成;所述锥形采样杯为聚碳酸树酯材质,内部装入5mL采样液,上部配有螺纹,通过螺纹旋转与气旋导流模块连接固定。所述气旋导流模块位于锥形采样杯上方,主体为304不锈钢材质。气旋导流模块上方连接导流管,下方四周为气体进样口,气体进入后在气旋导流模块内部导流槽引导下进入采样杯,在采样杯内部形成气旋,使气体与采样液充分接触,气体中的颗粒物溶解或沉积在采样液中。随后,气体进入气旋导流模块中上部连接的导流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